社会+活动+媒体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惠州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系列报道之三
惠州西湖随处可见创建宣传广告。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每位惠州市民既是创建工作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今年以来,惠州市通过社会宣传、活动宣传、媒体宣传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方式,增强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市民游客自觉参与创5A工作,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社会宣传
西湖创5A宣传遍布大街小巷
“你看,公交车车身上的惠州西湖多美啊!妈妈,我们周末去惠州西湖玩吧。”放学路上,家住市区下埔的晓晓指着公交车车身广告兴奋地和妈妈说。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5A创建集结号吹响以来,全市立即掀起宣传热潮,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在惠州市主要的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灯箱广告栏、主干道交通要道都能看到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宣传语。同时,在公交候车亭设置广告,在公交车车身上喷涂创建宣传画,在公交车内增加宣传广告语、播放西湖宣传片。这些遍布全市大街小巷的创建宣传,扩大了惠州西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让更多市民游客了解创建工作。
“情牵西湖,梦圆惠州”“让游客舒心满意,建最美生态西湖”“用心服务,科学管理;共创品牌,西湖惠民”……在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随处可见创5A宣传内容,西湖景区各个码头、红花湖景区上下坡处、自行车租赁点、绿道等通过新增的语音广播系统,定时准点播放文明游园、无烟景区、禁止游泳等内容,游客时时刻刻接受创建氛围的熏陶,自觉遵守景区规定,文明旅游,为创5A工作贡献力量。
活动宣传
志愿者向居民商户派发宣传单
“我们一起把门前卫生做好,美化西湖周边环境,西湖创5A成功了,游客多了,我们生意也好了!”在商业步行街经营手机店多年的商户丘丹丹也是市美丽步行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她和志愿者们一起向其他商户派发西湖创5A宣传单张,同时沿街宣讲 “门前三包”、爱卫生爱环境、定点投放垃圾、爱护公共设施、不违停车辆等内容。
惠州市把志愿活动与西湖创5A结合起来,动员和组织广大志愿者影响身边的市民。志愿者多次向社区居民、景区周边经营户等派发宣传单张,让群众了解创建目的和未来可享受的发展红利。志愿者们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景区为游客服务,讲解景点故事、捡垃圾、维持交通秩序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文明清风。
惠州市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举办了“第二届西湖读书节”“慈善幸福行”等活动,还定期组织书法讲堂、新书分享、国学朗诵、古琴表演等活动,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上百场次,西湖创5A深深植根于广大市民心中。
媒体宣传
《惠州日报》等媒体开设专栏
“摊开报纸,拿出手机,打开社交软件,时时都能看到惠州西湖创5A的各种信息。今年的创建氛围特别好,到了景区明显感受到大家文明出游,地上几乎没有垃圾,大声喧哗的情况没有了,游客也有序排队参观。”市民李志豪说。
惠州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目前,在 《惠州日报》《东江时报》均开设了“西湖创5A”栏目,宣传惠州西湖创5A工作的亮点。同时,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渠道,加大宣传覆盖面。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首页设置链接,制作“西湖创5A”专题页面,及时更新相关创建工作与动态新闻,在网上开展西湖创5A知识问答活动,积极引导网友参与西湖创5A,为创建活动鼓劲升温。同时在市政府官方媒体平台“惠州发布”微博和微信上开设栏目,及时推送西湖创5A工作动态新闻,推介西湖美景、美图。
景区也每天加强创建工作的报送,惠州西湖官方网站、微信定期更新景区信息报送,及时报道创建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今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以及《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对西湖灯会作了宣传报道,产生了轰动效应,大幅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牌知名度。本报记者谭 琳
新闻推荐
解答很权威企业很解渴 省“以法兴企”文化沙龙为惠企解答法律问题
惠州市一家精工企业花费3000万元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污水并达标排放。但即便如此还是要缴纳排污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