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惠州特色绿色发展示范区 惠州市着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
上半年空气质量居珠三角第二;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今年以来淘汰黄标车703辆,完成省下达任务的73.2%……
今年是惠州市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冲刺之年,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掀起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热潮。今年以来,惠州市着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力争今年底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标准。
今年底基本淘汰“黄标车”
“惠州蓝”是惠州的金字招牌,是惠州坚持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成绩代表过去,呵护惠州的好空气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起惠州市着重加强大气污染监测预警,每月公布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形成赶超氛围,让空气更好。
记者了解到,为了守护“惠州蓝”,惠州市着力推进挥发性有机废气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从源头上降低臭氧前驱物排放,并开展惠州市VOCs污染源清单调查、臭氧形成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项目,目前基本完成招标工作,将于近期正式启动。
在南方,臭氧已取代PM10和PM2.5,成为影响空气达标的首要污染物。市环保局局长黄水祥表示,惠州市将结合气象条件,探索研究臭氧形成机理,建立臭氧分布特征数据模型,出台科学有效的臭氧削减对策措施。同时,加快老旧车辆更新淘汰,全面推行“黄标车”等高排放车辆闯限行区电子执法处罚措施,到今年底基本淘汰“黄标车”。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大部分任务进展顺利,其中梅湖水质净化中心三期主体工程已完成,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开展,马安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招投标工作,博罗罗阳镇小金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惠阳区淡水污水处理厂正在动工。
今年完成潼湖生态湿地起步区建设
惠州市提出,今年底前稳定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要求。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方面,惠州市将推进各乡镇尽快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各县区尽快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继续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突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地区人居环境质量。
今年2月21日,省环保厅与惠州市签署协议。根据协议,未来5年,省环保厅按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要求,加大对惠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目前与省环保厅的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签署协议的目的是要通过双方加强合作,推动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在大气、水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率先建成具有惠州特色的绿色发展示范区,今年在全省率先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标准。
“省环保厅还将支持惠州市推进潼湖生态湿地建设。”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协议,惠州市将在潼湖生态湿地建设中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生态”“智慧”两个关键。今年完成潼湖生态湿地起步区建设,2020年将潼湖生态湿地基本建成广东最大、治污效果最明显的生态湿地,成为“生态潼湖,广东硅谷”。
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惠环宣
新闻推荐
近期,我局收到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申请调整位于惠州市仲恺高新区75号小区的“投控大厦”办公楼项目单体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