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很权威企业很解渴 省“以法兴企”文化沙龙为惠企解答法律问题
惠州市一家精工企业花费3000万元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污水并达标排放。但即便如此还是要缴纳排污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该公司的管理层。日前,广东省第十一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在惠举行,该公司管理层在活动现场找到了答案。
企业咨询法律专家得到满意答复
“简单来说,污水经过处理后,即使达到排放标准,仍应按规定缴纳排污费。”市环保局工作人员现场答复该公司管理层。
包括这家企业在内,共有9家企业代表在活动现场咨询了法律专家,均得到了满意答复。而企业代表所提出的问题极具普遍性,如经济纠纷、货物运输损坏、员工社保、知识产权保护等。
据了解,“以法兴企”文化沙龙由省法学会、广东中立法律服务社等主办,是服务“法治广东”建设、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服务并促进企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大型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政企互动交流活动。每期活动紧扣企业家最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省内知名法学法律专家、省直各单位“以法兴企”文化沙龙顾问为企业家解疑释惑,促进政企间良性沟通。
搭建起政府与企业平等对话桥梁
广东省第十一期“以法兴企”文化沙龙由惠州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承办,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在行动———惠州市发展新兴产业与法治保障”为主题,邀请了法律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等,现场解答部分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此次活动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平等对话的桥梁,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推动企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真正做到依法经营、以法兴企。
“环境保护、污水排放是很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在活动中得到了答案,而且还是政府部门的权威解答,我们感觉很解渴、很管用,而且非常有信服力。”一企业代表对记者说,通过这次活动,他结识了一些法律专家学者,今后企业遇到困难时会首先向他们咨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本报记者付巨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丽琴通讯员温家达)昨日,对话外资企业家座谈会举行,副市长余金富参加会议。余金富指出,一是要充分肯定外资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