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童话也能学法律 “中国青少年普法文学第一人”儿童作家朴琳琳现场签售
朴琳琳在为小读者签售。
童话和法律,哪个对孩子更重要?孩子喜欢童话,美好的童话能让孩子徜徉在想象的世界,滋养他们的心灵。法律却是保护孩子的武器,让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二者都很重要。童话和法律可以结合在一起成为孩子爱读的书吗?来自广州的新晋儿童文学作家朴琳琳做到了。昨日下午4时20分,朴琳琳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了一场《知法守法用法,健康快乐成长——— 最活泼有趣的法律书》讲座,讲述了她的普法童话书《马米奇遇记》《马米历险记》的创作历程。讲座完毕后,小书迷们排队请她签名。
司法工作经历让她决心写普法童话
讲座开始,朴琳琳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未成年人犯罪故事,一下子抓住了现场家长和孩子们的心。“一个男孩在看守所和我交流时说:我非常恨爸爸妈妈,他们让我不断地学钢琴、学美术,却为什么不告诉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朴琳琳说,她硕士毕业后,在广州检察系统做司法工作,接触了不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这些孩子的故事让朴琳琳既难过又痛心。
她常常到学校普法,却发现普法书专业难懂,孩子兴趣也不大。2009年,她想写一本孩子喜欢看又能达到普法效果的书。随后,她开始写作《马米奇遇记》,用童话的形式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紧接着,她又创作了《马米历险记》。
“童话故事里的马米是一个读小学五年级的小男孩,他有一个好朋友拇指超人,来自外星球,懂得很多法律知识……”现场,朴琳琳讲了《马米奇遇记》中的一个故事,现场的小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座后,朴琳琳来到会展中心南厅舞台签售,小书迷们排起了长龙。
两部作品被改编成我国首部普法童话舞台剧全国巡演
朴琳琳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硕士,广东省作协会员,被誉为“中国青少年普法文学第一人”。“我从小就喜欢看童话书。”18岁,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话书《马米马米轰》。25岁时,这本书顺利出版。
“既要充满温情趣味,又要将严肃的法律知识讲得浅显易懂。”朴琳琳坦言写作过程很痛苦,但书受到市场好评,让她很是欣慰。《马米奇遇记》《马米历险记》还被改编成中国首部普法童话舞台剧《马米奇遇记》,在全国巡演。后来,“马米奇遇记”青少年普法大讲堂也在全国巡讲,广受好评。《马米奇遇记》入选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广东省第十届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推荐书目。此外,24集500分钟的中国首部普法动画片《马米奇遇记》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制作拍摄。“我想通过童话书告诉孩子,法律其实充满温情,是孩子的保护神,希望他们能够喜欢法律并敬畏法律。”朴琳琳说。 文/图 本报记者方莲花
作家名片
朴琳琳
中山大学法律硕士,广东省作协会员,被评为广东省2011~2015年全省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个人。曾出版长篇小说《马米马米轰》《禁水令》《变身虎》《百变小超人》《马米奇遇记》《马米历险记》,被誉为 “中国青少年普法文学第一人”。
新闻推荐
共推港惠合作深化发展 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活动
本报香港专电(特派记者曾兴华)昨晚,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暨惠州市海外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惠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