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渚园赏荷 □徐新路
荷花儿开了,丰渚园尤盛。踏上见渊亭桥,就置身于丛丛簇簇的鲜绿中。这些从水下袅袅浮起的荷叶,前几日还羞羞涩涩几株几株亭亭着,现在一下子满池满眼,形成青色的峦嶂和碧波。粉艳的荷包从中探出头,像怦怦跳的少女心,在不为人知的时刻,将热烈的青春一瓣一瓣递放,送出暗香几许、浓情几许。这情境迷醉了惠州人,从热烘烘闹嚷嚷的白昼走来,走进一个清凉芬芳的世界。
随着游人,转到文昌阁门前,阶台上铺雕着一幅鹭鸟入荷图:一擎荷盖冉冉立于高空,遮护起一方生机怡然的小天地——— 荷花盛开,水波漾起,两只白鹭交颈私语……此时此刻,且好好在石阶上坐一会儿吧,天地不远不近,青荷亦香亦瞑,何须赶往它处?
青荷之下,光影接天。天空投映到大地的湖心里,特意来勾勒荷的身姿,用它那流光妙笔,摹下婀娜与写意、丰润或残缺、水墨和丹青,摒绝了外物干扰,引领人到恍若无依的仙境,置荷们于白云间,于蓝空里,于时空的飘渺处。清风徐来,荷们娇艳地摇动着裙裾,微波影里就忽地一剪波,一片涟漪,带你重回人间。看那荷茎,连缀着真实与梦幻,在影影绰绰的虚空,撑起粉的花、青的叶、圆的蓬;又越过不定的水面,深深扎到泥淖中,植下心莹质洁的藕段。每片荷叶都是一纸告白书啊,赤裸裸向着天,坦承心扉,书写着一个生命全部的经络和祈愿,于是感动上苍,降甘霖如斯,在荷盖上呈现出人世间最美的水露形态:圆润丰盈的,一泓泉眼般闪亮的,不停夸张变动的,一滴和另一颗交融又分开的,有的如上帝之眼观映着世间,有的就像初世的童贞澄澈着心灵,任凭怎样碰撞、滚动和跌落,它们都质地晶洁,不染纤尘。在硕大的荷盖极力呵护下,时间的种子孕育了灿烂的花朵,淡紫,浅红,粉艳或者洁白,一瓣一瓣,一点一点。荷的花儿终于开了,那么轻盈,那么柔嫩,那么浪漫,整个世界都被那渐次的清香晕染了……
而生命的丰冗足够容纳盛盈与凋零,鲜绿嫣红之间,一些荷叶从青苍转枯黄,蜷虬起臂膀;一些荷花也献出莲蓬,微斜下高贵的头颈。这是怎样的考验和修行?绽放与凋落,丰荣与枯敝,同时轮回上演。天空变幻着,这一方水域也变幻着,从深蓝、湛蓝、浅蓝,直到一点点随夕阳黯淡下去,愈显出池边的树影。两条锦鲤啄动着荷茎,几只苍鹭从天空飞过,把影子投到水波里,蜉蝣们划动着颀长的浆,早早地往草岸边的港口去。鸣蝉在耳,岸上鸡蛋花散发的浓郁熏香这时抢了风头,一个劲儿地送到口鼻里来。烟暮里,香樟、木棉树在池塘旁挺立峻拔,柳树垂下丝绦,各色的花树也微笑着退隐到暮色一角,共同守护一片安宁。
再往前走,就是问心桥。呵,真得要问问心啊!来路,我们都看过怎样的风景,植下如何的辛勤?去途,想抵达哪一处冈仁波齐,又带了什么愿景同行?抬头间,荷花造型、飞檐圆顶的就是江孝子亭了。亦不知先有荷,还是先有亭。盈盈荷池拱衬着,这亭,当然大有典故。亭上有联:“青峰独爱青莲日日徘徊不去,甘露犹思孝子宵宵淅沥重来”,纪念的是清代名士和孝子江逢辰。
惠州太守王瑛崇文兴学,倡言“山水有助人文”。此话不虚,山水再美,若无人文情态,秉持风骨,岂不寂寥空无?江孝子逢辰即是西湖人文孕育下的不二人物。岭南大儒梁鼎芬赏识赞叹“行尽江山见此才”,江逢辰的才情胸怀,于中可以佐证。这人也很是有趣,性情放逸,喜游山水,为官刚正不阿,尤嗜杯中物,据说“饮汾酒以斤计”。然而他至孝,当母亲命他戒酒时,他弄了个牌子写上“戒酒”二字缀在衣襟上穿街过市。母亲生病他干脆辞官回乡,整夜向天哭泣祈祷。母逝后,他在山上搭草棚守孝三年,过度哀伤致形销骨立终染疾不治。
今天,人们以荷花之清雅高洁,来赞美孝悌,讴歌人性美好,启蒙生命自我认知和反哺感恩。孝悌乃心上莲花,“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无独有偶,相隔几百米远的元妙观,观前右侧廊厅里,择刻的二十四孝图,就展示着道家对孝悌的阐释。世上万事万物相通相系,所有信仰也无不过是关于自然、天道和人伦的相谐共生。这一池盈盈荷花,在西子湖畔摇曳生姿,惹人心醉,令人怀古念今,畅远追思。
新闻推荐
激励群众参与线上线下监督 惠州注重完善实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监督新机制
文明城市,人人都是创建者,人人都是受益者。惠州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中,注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畅通群众监督文明城市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