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城 几许情愫 惠州市作家苗理洁推出新作《水韵鹅城》,讲述惠州山水风光和人文掌故

惠州日报 2017-08-13 00:58

曾经获得过惠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市首届“六如轩”文学奖的作家苗理洁,一直关注本土题材的创作,最近她又推出了新作《水韵鹅城》。本书收集作者2011年至2016年期间创作的许多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还被《海外文摘》、《散文选刊》转载。这是作者继《水城故事》、《逝水流痕》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描写惠州风土人情的散文集。

穿行古城老街小巷,用心灵之笔勾勒故乡山水情态

苗理洁是土生土长的惠州人,一直执着于记录古城惠州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与传说,也常常行走于故乡大地。读者可以从作者字里行间品读惠州的历史掌故,了解百姓的生活,也可跟随作品的引领,浏览惠州的山水胜迹,造访那历经沧桑的古村、古屋与古树。在笔者看来,《水韵鹅城》既好读又耐读。好读是因为语言清丽流畅,耐读是因为内容客观真实。无论惠州人或外地人,无论是文学爱好者或是文史爱好者,都可从中找到阅读的兴奋点,感悟作者蕴含深意的创作意图及热爱生活的赤子之心。

在本书的《自序》和《后记》中,苗理洁发自肺腑地述说了她与惠州这座城市的深厚缘分。她说,惠州是一座水城,上苍赐予惠州盈盈的水,滋养生生不息的子民,浇灌出富有水特色的文化与习俗。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来到惠州,写下一首《咏西湖》,令惠州人吟诵至今:“左瞰丰湖右瞰江,三山出没水中央。山山寺寺楼楼月,清煞东坡锦绣肠。”清人黄振成一首七绝,描绘木棉花开时的东江美景叫人浮想联翩:“江城如画晚烟低,紫翠新居有旧题。多少风帆沙鸟趣,夕阳红到木棉西。”真是人烟绣错,舟楫相连,树影花香,风景无限。苗理洁就这样被惠州的水迷住,为水抒怀。她也常常踯躅徘徊,穿行古城老街小巷,情不自禁,用心灵之笔勾勒故乡山水情态。

从追根溯源、寻找家族的根脉开始,到诉说左邻右舍的父老乡亲,再到追寻这方故土的田野乡村,更有远去时空的回响,苗理洁的笔触在山水间越发自在与从容。苗理洁非常清楚,水不仅滋润鹅城,更滋润她的心怀。故而,她家老屋屋檐上安闲的野草,茶辣巷子盐?鸡飘出的香气,深山古寺里千年老梅沧桑的花朵,还有那消融了无数日月的古围屋等,都自然而然跃进她的脑际、诉诸她的笔端。

多次参加市民协组织的采访活动,为惠州古村古树讴歌

在创作过程中,苗理洁多次参与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采风活动,与文友共同参与市民协组织的《逐梦民间》、《文化仲恺》、《惠州风物撷胜》等书的编写。她与文友们走过古村落、古茶山;走过海边渔村、高山丛林。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无不激起她对故乡拳拳的爱慕之情,常常激起创作热情。记得在惠东平海港口渔村,苗理洁应邀参与渔民传统的“二月二”渔歌会。渔家百年宗祠灯火通明,宗祠内外被渔民挤得水泄不通,那千年流传的渔歌令她难忘。她走访了写渔歌的渔民音乐家,与唱渔歌的渔家大嫂促膝谈心,一鼓作气写下散文《风从海边来》。苗理洁探访了古榕环绕、绿阴蔽日的溪美古村,聆听了韵味无穷的“粘米山歌”(当地一种山歌名称),写下散文《哦,溪美、溪美》。巍巍南山,青葱苍茫,作者融入大自然,身心倍觉舒爽惬意。南山寺旁,一棵从巨大的石缝中蹦出的阳桃树吸引作者惊讶的目光。它嶙峋的树干呈铁青色,似古代士兵闪着寒光的铠甲。一打听,此树果然不凡,树龄竟达280多年。作者感叹这棵繁花累累的阳桃树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写下《南山上的一棵树》……此外,由于参与民协多次采风以及民间文化活动,作者对民间风俗礼仪、节日庆典、宗祠社庙,甚至包括民间美食小吃等民间文化都有进一步了解,陆续创作了《盐?鸡的故事》、《春天的祝福》、《那年,惠州人吃过的面》、《一碗一勺总是情》、《深山飘来腊味香》等作品。这些散文来自生活,读来亲切、自然、有味。

惠州市著名画家黄澄钦老师看了苗理洁的散文《水淼淼,入茶壶》后,脑海中迅速升腾起惠州城曾经的小桥流水、芳草萋萋的原生态美景,立即挥毫泼墨,创作了几幅插图送给作者。在作者看来,那些美好的画面能让人忆起半个多世纪前月夜下宁静的明月湾,忆起东江边欢天喜地钓起沙鲶的孩子们,忆起这座城曾经遍布河塘水网,人们背着三角斗去抓那可作药膳的食肉甲虫“龙蚤”。这些,都是惠州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与老百姓的生活水乳交融,那么接地气,当然值得追忆。

曾在惠城区地方志办公室和惠州日报社工作过的周德新老师,是惠州方志资深学者。他对作者文章所涉及的地名以及历史掌故中出现的笔误,都诚恳提出指正意见,出版时得以修正。(文 生)

惠州新著

HUIZHOUXINZHU

新闻推荐

绘制书画长卷弘扬铁军精神 惠州市举行一系列活动庆祝建军90周年

本报讯(记者龚妍)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弘扬“铁军精神”,8月1日前后,惠州市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由诗人、书法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