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民健身需硬软件两手抓

惠州日报 2017-07-03 02:42

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惠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日前发布。按照《计划》,两年后,惠城区逐步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6月30日《惠州日报》)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覆盖城乡,意味着发展群众体育的硬件设施条件将进一步改善。笔者认为,在提升硬件建设水平的同时,群众健身运动意识的增强、健身运动技巧的普及和提升、全民健身氛围的培养等 “软件”,同样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今,在城市,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文体广场越来越多,健身运动场所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近年来,惠城区大力推进在公园、广场、绿地以及居民较集中的社区配套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设施,2016年还推进20个自然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推动体育活动进村庄、进企业、进社区。

在乡镇,文体事业软硬件建设也下了不少功夫。据报道,2014年,惠城区汝湖镇建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全镇有27个社会体育服务点、27名农村文体协管员、5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他们在全镇开展了健美操、排舞、瑜伽等培训班,举办了具有汝湖特色的农民运动会等全镇性文体活动数十场次,有力地传播了体育锻炼理念,普及了科学锻炼知识,提高了特色运动的竞技水平,营造了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据报道,到2020年,惠城区各镇(街)将有独立的体育工作站,并培育各自的体育品牌,逐步形成“一镇(街)一品牌、一村(居)一特色”的良好发展局面。该区计划每个街道建1个健身小广场(公园),每个镇建1个全民健身广场,每个行政村(社区)建1个健身点。笔者认为,在惠州市逐步推进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同时,各方应当共同努力,在群众中普及体育锻炼的知识、技巧,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实现群众体育发展“软件”的全覆盖,促进群众体育全方位不断发展,在健身中造就强健体魄。(阿 铁)

新闻推荐

老协有魅力 生活多姿彩 惠城区办了207个社区、村老年人协会,老人们休闲有了好去处

▲横沥镇老年协会老人向年轻人传授麒麟技艺。本报记者魏云鹤摄▲文昌社区老年协会乐队队员正在排练。本报记者方莲花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