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一策”新改建基层派出所 惠城将建警务技能训练基地,标准化配备公安装备设施
▲南坛派出所。
▲公安干警悉心服务群众。
▲巡逻民警街头服务群众。
基层派出所民警巡逻。
去年,惠城区实现刑事警情和盗抢警情同比两位数下降、两抢“零发案”突破150天。全区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基层公安队伍的付出。今年4月,惠城区专门组织召开会议对公安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要深入推进该区老旧派出所和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这两项工作有何最新进展?
7月7日,区委书记林利育带队调研城区公安分局派出所建设工作,指出要加大投入,年内全面启动基层派出所新改建工作和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工作,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为加快平安、法治惠城建设,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示范区保驾护航。
现状
部分派出所办公用房“老旧危挤”
南坛派出所位于南新路23号,派出所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9万余人,人流、车流、物流繁忙,属老居民住宅区和商业中心区。
“在惠城区,南坛派出所属于任务繁重的基层派出所之一。我们光户籍室每天就要接待300多名办事群众。”南坛派出所所长谭旭升告诉记者,南坛派出所目前所在办公室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办公区域面积为440平方米,楼房老旧,派出所饭堂更是建在飘台上。
“派出所成立于1989年,当时有十几个干警维持治安秩序,原有的240平方米办公场所是足够的。但20多年过去了,派出所的民警和协警现在加起来有近百人,我们额外租用了2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但办公区域还是很局限。”谭旭升说,现在所里一楼办公区域明显不足;档案室、装备室、物证室等功能室也是“挤在一起用”。
在惠城区,基层派出所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办公用房的“老、旧、危、挤”问题普遍存在,办公用地严重不足。譬如马安派出所被认定为危楼,目前已将办公区域挪出。
同时,惠城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驻地也存在人多房少、设备老旧、无训练场地、会议室、文娱室、综合健身室以及专业警用器材装备室等问题。
建设
13派出所需重建或调剂业务用房
针对以上问题,惠城区专门组织召开会议对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基层派出所办公场所新(改)建还成立了老旧派出所办公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一所一策、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方式,定期沟通,加紧推进,高标准推进派出所建设。
而针对巡特警大队驻地人多房少、设备老旧的问题,则按照“立足现实需要,着眼长远发展,功能配置齐全”的要求,在原惠城区看守所现有8.9万余平方米的场所基础上修建警务技能训练基地。
记者了解到,在派出所建设方面,目前,市公安局同意下角派出所搬迁至原分局 (下角中路三号)一楼和三楼办公,目前正在装修,改建后派出所将有2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马安、矮陂、芦洲、河南岸、下角、桥西、南坛、麦地、云山、新村、桥东、汝湖、森林等13个派出所需要重新建设或调剂业务用房。
其中,马安派出所被认定为危楼,新建任务最为急迫。惠城区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说,待用地性质确权后,建设资金一到位就马上施工。
在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方面,经核查,该地块已被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商业用地和城市道路用地。因此,无法进行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并将导致已在该区域办公的分局巡特警大队、便衣大队、警犬中队、办案中心以及警务物资保管场所面临搬迁的局面。
“希望区里可以加强与市政府及市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重新给我局划定警务技能训练基地的规划用地,全力确保我局的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尽快投入建设。”该负责人说。
推动
列入区委、区政府督办重点项目
当天,林利育走访了南坛派出所、河南岸派出所,参观并了解派出所运作情况,在了解公安队伍在人、财、物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后,在区公安分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
林利育说,加强派出所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要让公安基层干警有良好的工作环境,也会进一步方便群众到派出所办事。
“区里将统筹基层派出所新改建工作和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工作,年内全面启动这两项工作。”林利育说,接下来,不仅要新改建基层派出所和建设警务技能训练基地,还要按标准化配备公安装备。
林利育在现场为这两项工作安排任务,将成立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陈宇浩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例会制度和工作台账;惠城区公安分局作为主体单位,成立专门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建设事宜;区代建办统筹建设工作。
“这两项工作将列入区委、区政府督办的重点项目。”林利育说,全区各职能部门也要联动合作,助推基层派出所新改建工作和警务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工作。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谢菁菁 郑国瑞 通讯员余刘国焕 冯雪辉
新闻推荐
昨日,惠城区汝湖南新村村干部和村民一起在村广场打扫卫生。南新村村民告诉记者,自从创建文明城市后,该村环境大变样,村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