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创建为民”根植于心落到实处
文明城市创建,并非仅仅为了一块“国”字号招牌,而是要为全市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日前,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强调要切实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要求落到实处,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不忘初心,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创建的根基在人民、创建的力量在人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百姓既是创建的受体,也应是创建的主体。
共建确保共享,共享激发共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让老百姓在“创文”中得实惠,提升老百姓对“创文”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才能把创建工作继续推向前进,高水平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当然,创建为民绝不是口号。首先,必须加大宣传造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毫无疑问,欲让群众善其事,须让群众知其事——— 明白“创文”是怎么一回事,清楚开展“创文”的根本目的,知晓从中能得到什么实惠。唯有老百姓心里明明白白不含糊,才可能广泛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其次,除了广而告之,最关键的是要用事实说话,让老百姓看得到真变化、摸得着真实惠,从而让人们打心里理解“创文”、支持“创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中也有一杆秤。惠州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的背后,既是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从理念到实践的升华,亦是文明城市共建与共享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这意味着不能也无法单靠政府唱“独角戏”,必须充分发动群众、真心依靠群众参与创建。当然,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并非一定是“高大上”,只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文明生活的日常自觉,就是个人对创建的最大支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把“创建为民”根植于心,放手发动群众、真心依靠群众,让群众真正成为创建的主体、形成创建的自觉,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创建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新的更大辉煌。(白 璐)
新闻推荐
好游客好导游成为好风景 惠州市完善机制加强宣传狠抓旅游行业文明创建
惠州西湖景区文明旅游蔚然成风。这是小朋友自觉把垃圾丢进垃圾桶。本报记者钟畅新摄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全力营造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