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先要望子成人
在这个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未成年人教育更需要抛开急功近利心态,把传道育人置于首位。
近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法治在线”进行第41期直播,节目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指出父母外出打工,要给孩子找一个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处于失管状态。
为了赚钱养家,为了下一代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一些年轻父母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然后背井离乡去打工,未成年的孩子因此处于一种失管或半失管状态。诚然,望子成龙,天下为人父母者概莫能外。但是,本来为了孩子才外出打工,最终却在孩子最关键的成长过程中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得与失,值得反思。
另一种情况,孩子一直跟父母生活,却早早要为“起跑线上”的竞争作准备:平日放学,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周末和假期,又有上不完的各种兴趣班和课外补习课。知识灌输、家长希冀的特长培训,几乎占据了孩子生活的全部,而起码的育人教育、健全的人格培养,往往被有意无意忽略。表面上看,是对孩子抓得紧、管得严,但在孩子最关键的成长成人过程中同样留下了缺憾。为人为学,孰轻孰重?令人深思。
古人讲,传道授业解惑。知识对于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传道”居于教育之首。古人把“仁义礼智信”的育人教育,放在“授业解惑”的知识教育之前,绝非偶然。事实上,培养一个人格健全、有道德感和悲悯心的人,远比培养一个单纯的学霸更重要,也难得多。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些质朴的古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性由善至恶,与其成长教育密不可分。如果后天的教育不到位,人的良善本性就可能改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需要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尤其当孩子遇到做人方面的道德困境时,家长和老师应抓住机会及时给予孩子耐心解答和引导。
“育幼无方,则民意乱,乱必滋生,而上位为危也。”教育好下一代,事关治国安邦。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将改革进行到底,让社会流动真正畅通起来,让每个孩子真正得到均衡全面发展,不仅有知识有特长,更有为人之仁义、待人之礼智、做人之诚信,生活一定会因此更美好,未来一定会因此更有希望。(白 璐)
新闻推荐
37家旅行社接受常态化检查 市旅游局联合行业协会推进文明创建
本报讯(记者谭琳)为全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市旅游局日前分别联合市旅游协会、市饭店行业协会召开创文工作推进会,部署创文及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