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应惠州休闲养生胜地 惠州养生旅游声名远播,为越来越多都市人所向往

惠州日报 2017-06-11 03:51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瑜伽爱好者在罗浮山练习瑜伽。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游客在罗浮山朱明洞景区游玩。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红树林。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900多年前,北宋文豪苏东坡客寓惠州时留下这首《罗浮一绝》,大赞罗浮出产的岭南佳果。好山好水好空气,仙境罗浮早已将这位诗人彻底“收买”,大叹“三山咫尺不归去,一杯付与罗浮春”。

名山罗列,南海浪拍;江水环绕,湖光潋滟;热泉飞瀑,密林幽幽;古村遍布,岛屿如棋。在珠三角乃至全国,很少有一个地方,能汇聚齐山、湖、海、江、岛、温泉、森林等各种自然资源,成为得天独厚、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而惠州,从古至今就是其中出类拔萃者,因此引得苏东坡打算在此“规作终老计”。

如今,凭借着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优势,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惠州旅游尤其是养生旅游早已声名远播,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向往的休闲养生胜地。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山呼海应,最美惠州。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之誉的惠州,拥有的自然资源之丰富,令人叹服。几大山脉横列,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两江(东江、西枝江)穿城而过,海岛星罗棋布;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有惠州并杭州……自古以来,这座城市吸引了苏东坡等400多位名人墨客莅临,留下许多诗词文赋。

惠州自然景色众多,集山、江、湖、海、泉、瀑、林、涧、岛为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据不完全统计,惠州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景点超过900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不仅有国家景区、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还拥有众多省级自然保护区与景区景点,而风光旖旎的海滩、热气腾腾的温泉,更是令人向往。

绿色发展成效斐然

一直以来,惠州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的同时,牢牢坚守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5年,惠州市成为广东省首批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市之一,惠州重点将惠州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作为地方立法的重点。至今,惠州出台了地方性法规《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惠州市罗浮山保护条例》已获得表决通过,《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正在征求意见。“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是惠州的定位,这座城市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并取得斐然成效。2013年以来,惠州空气质量排名稳定保持在全国74个城市前十、珠三角前列;而罗浮山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最高达14.5万个以上,全省居首。如今,“惠州蓝”已享誉全国,成为惠州名片。

立体交通网络完善

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并非藏于深闺令人难觅,位于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核心区域内,惠州构建了便捷完善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敞开怀抱欢迎八方游客。位于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惠州,交通网络发达,长深、济广、沈海、广惠、广河10多条高速公路过境惠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列广东省第二;厦深高铁、莞惠城轨通车,惠州迈入“高铁时代”,根据规划赣深高铁、广汕高铁将在惠州设站,深圳5条地铁对接惠州,惠州将融入 “珠三角半小时经济圈”;自2015年成功复航以来,惠州机场已先后开通北京、上海、杭州、昆明、重庆、成都、海口、西安、长沙、南宁、济南、南京、贵阳等13条航线,实现与全国众多大中城市空中对接,让游客“早吃小笼包,晚宿巽寮湾”。

养生旅游线路成型

“旅游+养生”是如今旅游一大热点,为充分开发惠州旅游资源,惠州市推出六大主题共12条中医文化与养生旅游线路,在旅游观光的同时养生纳福。惠州中医文化与养生旅游线路囊括了惠州旅游资源,除罗浮山、南昆山、惠州西湖等经典景区外,葛洪博物馆、青蒿园等中医药景点,巽寮湾、双月湾、海龟湾、大亚湾等滨海度假区,安敦温泉、地派温泉等众多与养生相关的旅游地也被列入线路中。对此,惠州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养生不仅仅与中医药、道教有关,运动、休闲、康体、温泉、疗养等与健康相关的景点,都可以作为养生的项目进行开发。”

新闻推荐

保护文物传承文化

东江民俗文物馆的彩陶、陶艺现场工艺制作演示,吸引众多市民观看。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惠州博物馆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