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童谣需要更多传承平台
据 《惠州日报》报道,市文明委日前下发 《惠州市2017年东江童谣节工作方案》,决定举办惠州市2017年东江童谣节,广泛开展优秀童谣创作、征集、传唱活动。
“麻雀仔,嘴喳喳,有嘴话别人,冇嘴话自家。”“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专打后脑勺。老虎没看见,专打大坏蛋。”记忆深处,总有非常熟悉的童谣,伴随着我们成长。
童谣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具有文学审美价值,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童谣记录着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和道德情趣等,是各族人民生活、生产的智慧和结晶。然而,长期以来,童谣的独特意义和教育作用并没有被充分挖掘。一方面,缺少对童谣文化价值的采集、整理和研究,部分童谣甚至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各方面职责的缺失,使得散落在民间的众多童谣,没有得到关注和利用。
为此,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童谣。
从家庭方面来讲,家长可经常用家乡话给孩子讲故事、聊天,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并喜欢上童谣、方言、民间习俗等。家庭可以发挥传承性作用,使童谣等传统文化有效地延续。
从学校方面来讲,应将童谣引入校园,推广童谣在校园传唱,让学生在欣赏传统文化“美”的过程中培养其对童谣的亲近感。与此同时,可将更多优秀的童谣纳入课堂教学,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培养学生对童谣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达到保护童谣文化的目的。
从社会方面来讲,应加强全社会关注、保护、传承童谣的认识。社会要负起保护传承民间童谣的责任,利用童谣的独特性,结合本土文化及地方特色,不断创新载体,打造更多学习传承童谣的平台,把童谣的教育功能与文化价值挖掘出来,从而促进人们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童谣。
总之,只有全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营造学习童谣、传唱童谣、传承童谣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让童谣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巾 明)
新闻推荐
筑巢引凤用好专业人才建设特色专科 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人才兴院”战略构建粤东精神卫生医疗高地
市二院致力打造粤东区域精神卫生医疗高地。坐落于菱湖畔的市二院。市二院环境整洁。市二院一景。李菲接诊来访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