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精准送 诉求及时办 困难主动帮 惠州市适时升级“惠企通”,服务企业更贴心

惠州日报 2017-06-22 03:16

汇集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6600多项科技成果有关资讯、增加优质中介服务企业2000多家的信息,进一步充实惠州“惠企通”服务机构内容信息……打开惠州 “惠企通”,记者浏览发现,经过升级之后,不仅新增了科交会 “科研成果”、“企业需求”等栏目,企业还可将实际需求发布到“惠企通”平台上,促进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次升级推进政企对接“零距离”

2013年11月,随着“月月都是服务月,天天都是服务日”理念的提出,在当年“企业服务月”活动中,惠州市开通企业服务集市网上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企业服务集市。

企业服务集市网上平台开通后,广大企业主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通过网络反映自己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平台每天搜集整理企业意见,分门别类转发至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在三到五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如何让大家更加便捷地了解最新资讯、反映存在问题?由此催生企业服务集市网上平台的升级改造。在2016年的“企业服务月”活动中,改造后的平台推出手机二维码扫描功能,将企业服务集市网上平台从PC端延伸到移动手机端。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首次改造,实现服务集市网上平台与惠州市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无缝链接,收到诉求后会自动流转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回复,一般问题不超过5个工作日、复杂问题不超过15个工作日,回复结果则在平台和政府网站及时公开,更有效率地为企业解决诉求问题。

便民没有止境,升级仍在继续。今年2月16日,经过第二次升级改造之后,推出惠州“惠企通”APP和微信公众号。广大企业主只要下载安装惠州“惠企通”APP或者关注“惠州惠企通”微信公众号,即可看到“惠企服务”“企业信息”“我的企业”等三大版块,里面有国家和省市最新最全的政策信息、有与企业最密切相关的服务机构信息,企业可以在该平台上反映问题诉求,从而实现政企对接的“零距离”和“无障碍”。

该负责人介绍,惠州“惠企通”持续推出每日资讯,在每个工作日上午,向所有APP用户发送惠企政策资讯和培训展会信息,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最新惠企资讯。如企业享受的各种政策扶持资金申请、专利申请、500强企业申请等,方便企业及时掌握各类政策扶持信息。

对于广大企业来说,更为便利的是通过惠州“惠企通”APP和微信公众号,可在线表达诉求,并自动流转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回复,回复结果则在惠州“惠企通”和政府网站及时公开,更有效地为企业解决问题。截至6月20日,在“惠企通”上注册的企业已达到5376家,微信公众号关注量达到9937人次。

为迎接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的举办,结合2017年 “企业服务月”活动,“惠企通”进行了第三次升级。最为突出的是,在“企业商机”板块中增加 “科研成果”、“企业需求”等栏目内容,6600多项高校科研成果有关资讯汇聚于此。与此同时,还增加了2000多家优质中介服务企业信息,为惠州市企业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

“惠企通”诉求办结率逾98%

“新升级的惠州"惠企通",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企业有什么需求,就开展什么服务。”该负责人介绍,在服务特色上力求做到政府政策精准送,企业诉求马上办,企业困难主动帮。将政策宣传推介方式由粗放转为精准,每天定期把国家、省、市最新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地加工形成政策精华版、解读版、申报版,精准地推送给广大中小企业,更好地把惠企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用更精准的服务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记者浏览“企业诉求”版块发现,投诉既涉及消防、环保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有交通、产假等民生话题。

“升级改造后,反映诉求的渠道更加畅通了。”刚刚咨询高级经济师评审工作的企业高管李先生说。可以说,经过三次升级改造之后,该平台更加方便梳理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让企业家说了不白说,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打造“永不落幕”的企业服务集市。

统计数据显示,自升级改造以来,各职能部门回应迅速,企业诉求办结率高,实现了线上线下紧密衔接,诉求及时回应、快速解决。升级改造后的平台与惠州市网络问政综合信息平台无缝链接,截至目前,平台接到诉求件463(宗)件,已解决458(宗)件,办结率98.9%。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严晓燕

新闻推荐

惠州3项目入选广东“双十”项目 广东科技成果对接“双十”项目涉及金额约2.1亿元

科交会上,浙江大学带来的办公室茶点盆栽项目引人注目。本报记者李松权摄在昨日开幕的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广东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