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多角度聚焦科交会 惠州知名度美誉度再提升

惠州日报 2017-06-26 03:03

“科交会搭起校企联姻"鹊桥"”“家门口的黑科技盛会”……6月24日,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惠州落下帷幕。本届科交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动,是我国业界的一件盛世,更是惠州的一大喜事,备受中央、省、市媒体和广大市民关注。惠州也因科交会再次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据不完全统计,3月底至开幕前预热宣传期间,中央、省、市媒体发稿近300篇;科交会开幕当天至昨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卫视、《惠州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及重点网站发稿超过300篇,并被各大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大量转载。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卫视、《惠州日报》等重点媒体持续、集中推出形象宣传广告,扩大科交会影响。可以说,本次科交会宣传报道是近年来宣传推介惠州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发布信息数量最多、传播力最强的一次宣传活动。

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集中推出报道

科交会开幕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广东卫视、《惠州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纷纷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刊播科交会新闻。记者了解到,本次科交会先后组织邀请3批次近200名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对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座谈会、科交会新闻发布会和科交会开幕活动进行采访报道,集中推出新闻报道,集中向新媒体推送,形成规模效应。

科交会开幕后,《人民日报》以《首届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惠州开幕300高校“牵手”3000企业》为题对科交会进行了报道,报道中提到“在惠州会展中心,2万平方米的现场展览展示和推介交易区人头攒动,展览一开幕就保持了极高的热度。”新华社则推出《看,那正在开启的高校创新宝库——— 首届“科交会”现场直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独奏、二人转到三足鼎立》等稿件,报道举办科交会对促进产学合作的作用,报道也被各大门户网站和地方网站转载。中央电视台则在《共同关注》、《新闻联播》栏目分别播出首届科交会在惠州举行等消息。此外,《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网等中央媒体也播发了相关稿件。

省级媒体方面,《南方日报》连续推出多篇系列报道,已在主报推出8篇《产学共赢,惠州问策》系列长篇深度报道,并在《惠州观察》推出九问产学研、高校大调研系列、南方对话(高端访谈)、动态直击等系列专题,刊发了近20个整版的报道。此外,广东卫视、《羊城晚报》等也刊播了科交会相关报道。

网络媒体方面,人民网在首页分别推出 《广东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 近万项科技成果参展为高校搭台》、《惠州:以绿色创新生态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等稿件。新华网开设了首届科交会专题网页,对大会进行跟踪直播。同时,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搜狐、凤凰等重点网站大量转载主流媒体刊发的相关稿件,广泛传播大会信息。

行业媒体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中国科学报》、中国科技产业杂志社、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杂志社、《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学术会议在线等多家行业媒体高度关注本次大会,刊发了大量稿件。

此外,从6月12日起,每天的中央电视台1套和13套《新闻30分》前后、4套晚八点黄金时段,广东卫视《广东新闻联播》后推出科交会形象宣传片;《人民日报》6月22日推出整版彩色科交会形象广告,《南方日报》从6月7日起在封面版推出彩色报花,并在6月22日开幕当天在头版推出形象广告。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式报道

在报道科交会方面,惠州本地媒体全力以赴,从今年5月开始持续聚焦科交会,每天将第一手新鲜热辣的新闻通过报纸、电视、电台、新媒体、网站等发布给广大市民。

《300高校3000企业“谈婚论嫁”》《可穿戴设备未来可直接印身上》《牵手“科技大咖”惠企“渔获”满仓》……作为本地主流媒体,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高度重视宣传报道首届科交会,旗下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惠州日报》、《东江时报》开设专栏、刊发专题报道,今日惠州网推出 《聚焦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专题页面,手机客户端《掌中惠州》APP全面实时对科交会进行直播,惠州发布对科交会进行全天候滚动微播,集团微信公众号矩阵积极推广,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大纵深、立体式报道,推出一系列消息、专题和专版,形成了巨大的宣传效应,社会反响强烈。

据统计,科交会期间,《惠州日报》、《东江时报》推出 “当好东道主办好科交会”专栏,推出科交会各类图文报道200多篇、48个专题专版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科交会期间,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了近70人的全媒体采编播小组,通过《掌中惠州》APP对本次大会进行全程图、文、视频直播,通过前线记者多渠道、多角度、深入的一线采访,对大会进行了全天候、全方位的立体式报道和解读,3天发布近300条信息。截至6月24日17时,《掌中惠州》直播页面阅读量达27万+,其广泛的传播效果、丰富的直播内容让广大网友、市民如身临其境感受了科交会的“头脑风暴”。

与此同时,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从5月22日起陆续在旗下各媒体大力度投放科交会公益广告。其中,《惠州日报》刊登公益广告17次,共约4.44个版;《东江时报》刊登公益广告19次,共4.75个版;今日惠州网每天在首页顶部滚动播放通栏广告;惠报LED显示屏3次提高公益广告播放力度,力度最大时一天播放约900次,约1分钟出现1次,总播放次数约6800次;惠州车载LED屏总播放次数约2460次,力度最大时一天播放约300次,约3分钟出现1次,并在上下班前后集中播放。

惠州电视台、惠州电台围绕科交会推出了系列专题、专栏报道。

此外,惠州市广大网络文明志愿者和文明旅游志愿者等在网上及微信朋友圈广泛宣传分享转发科交会盛况。本报记者龚 妍

新闻推荐

耕地保护考核居全省前列 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多管齐下构建国土生态保障机制

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是土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本报记者郭亮平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