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车道水土不服 由北往南压力陡增 东江大桥和东平下沉隧道今起恢复正常通行
潮汐车道一直延伸至东江大桥北桥头红绿灯处,路口交通指示牌被临时遮住。
东江大桥南往北方向测试早高峰潮汐车道(图中红线部分)期间,南往北方向过桥车龙提早消散, 北往南方向出现东江大桥北桥头至三环北路路段比以往更加拥堵的情况。《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杨建业 摄
为确保潮汐车道测试顺利,昨日交警部门增派警力上路指挥交通。
东江时报讯 昨日早高峰时段,惠州交警部门通过“借用”对向1条车道的方式,对惠城区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潮汐车道进行通行测试。惠州交警部门表示,南往北方向潮汐车道测试结束后,今日相应路段恢复正常通行。
测试当日
7时10分许测试开始:车流不大走潮汐车道车辆少
据了解,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向潮汐车道,从东平下沉隧道入口绿化带与金山大桥下桥护栏处进行设置,一直延伸至东江大桥北桥头红绿灯处。昨日7时10分左右,潮汐车道正式开始测试。东时记者现场看到,之前与下沉隧道入口绿化带相连的隔离护栏已移向对向车道,并利用中间隔离装置借用对向1条车道,将南往北车道设置为4条,北往南车道设置为2条,并在绿化带入口处设置了一块 “往江北方向可进入潮汐车道”的交通提示牌引导车流。
东时记者发现,潮汐车道开始测试后,虽然入口处设置有交通提示牌,并有交警在一旁指挥,但不少司机还是不敢轻易尝试驶向对向车道“逆行”。“这条道真的可以走吗?”几分钟过后,一辆白色小车司机再三向执勤交警询问确认后,才犹犹豫豫驶上对向这条潮汐车道,不少车辆随后也跟了上来。
由于时间还没到7时30分出行最高峰,再加上当时路面上的车流量也不算太大,只见很多车辆并没有选择潮汐车道,依旧按照原有的行车路线行驶,个别小车跟着前面车辆到了潮汐车道入口,还是右转上了原有车道进入东平下沉式隧道。“如果开车进入这条道,到了桥头不可以直行怎么办?”市民李先生犹豫再三还是没有进入潮汐车道。
7时40分许车流增大:进潮汐车道车辆增多
随着时间进入早上7时40分许,只见金山大桥(南往北方向)上的车流量持续增大,金山大桥下桥进下沉隧道位置已经车排长龙,但潮汐车道车辆通行还算顺利。于是,不少司机在此处开始选择变道驶上潮汐车道,原本在最右侧的车辆也开始往潮汐车道挤,本来通行还较有序的4车道突然被打乱了。只见现场执勤交警立即上前引导车辆按车道行驶,并且要求只有在最左侧车道的车辆才能进入潮汐车道。
8时许现早高峰:只有潮汐车道可快速通行
进入早高峰8时许,只见整个金山大桥上的车辆,已经呈现出了蠕动状态,不仅东平下沉隧道内车行非常缓慢,且车辆已经反堵到金山大桥上。此时,只有潮汐车道可以快速通行。“潮汐车道可以增加车辆通行效率,尽管一条潮汐车道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可以让更多车短时间内通过东江大桥,这对缓解东江大桥的交通压力还是很有帮助。”执勤交警表示。
8时18分许拥堵缓解:南向北早高峰车流消散比平时快
早高峰时间进入8时18分左右,东时记者发现沿金山大桥进入东平下沉隧道的车辆,已经不像之前那么拥堵,早高峰车流开始出现消散的迹象。“平时开车到单位大概需要30多分钟,走潮汐车道足足快了10多分钟。”市民赵女士认为,由于东江大桥南往北车道设置为4条,潮汐车道分流了部分车辆,所以原有车道车辆通行更为顺畅,车流高峰也比以前消散得快。
市民声音
为交警部门敢于尝试点赞
潮汐车道测试首日,市民“有人欢喜有人愁”。惠州大道东江大桥北桥头至三环北路路段出现了比以往更加拥堵的情况。“车到了家门口,苦苦等了20多分钟就是进不了家门。”市民龚女士介绍,东江大桥南往北试行潮汐车道,从东江大桥下桥时确实是比以往快了不少,但不少车堵在了惠州大道与云山西路、期湖塘路口等路段,根本没法动,比之前也多用了不少时间。“东平下沉隧道指向潮汐车道交通指示牌不够清楚,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建议调整为往江北华贸方向。”
由于在东平下沉隧道进口端开始将部分进入惠城区江北文昌路的车辆导向潮汐车道,这部分车辆须行驶到东江大桥北桥头红绿灯路口等待左转信号放行,这与沿惠州大道上东江大桥的车辆产生冲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拥堵。“从江北三新到东江大桥北桥头,以前能快速通过的路段今天(22日)足足走了45分钟。”市民裴仁军介绍,由于东江大桥北往南方向由原来的3车道调整为2车道,惠州大道3车道与文昌二路的2车道车流在此汇集,平日很少受早高峰困扰的车主也不得不加入“拥堵大军”。
东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东江大桥与东平下沉隧道南往北方潮汐车道在测试中遇到不少问题,但不少市民还是对惠州交警部门为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做出的努力表示赞赏。“首先为惠州交警为缓解东江大桥交通拥堵敢于尝试点个赞!”市民李女士介绍,她家住在惠城区东平,上班却在江北,工作日早晚高峰深受东江大桥拥堵之苦。“第一次测试不行,可以多试几次,只要为了减少堵车时间,相信大家都会支持。”
部门回应
潮汐车道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指导员杨顺明介绍,根据测算,东江大桥早高峰期间车流量约为9000~10000辆,如果按照原本单向3车道通行,每分钟平均通行85辆。试行“潮汐车道”相当于多了1条车道,无形中增大了车辆通行效率,这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测试中,交警部门适当延长了东江大桥北桥头、华贸路口的绿灯放行时间,同时确保东江大桥往东平方向下桥处仍保持4条车道,以免对东江大桥北往南方向车辆通行造成影响。
据了解,为确保潮汐车道测试顺利,除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江北大队江北女子队、桥东中队全警上路外,还增派了机动巡逻大队护卫队20名警力。今日,东江大桥及东平下沉隧道将恢复正常通行。下来,惠州交警部门将对潮汐车道测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测试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布,希望大家能共同来为惠州交通建言献策,让道路通行更为顺畅。
网友评论
新措施实施前可先问卷调查
网友“kerryj”:从南到北只是快10分钟,从北到南以往只要10分钟,今天(22日)足足走30分钟。江北塞到水泄不通,到家门口都进不去。
网友“黑侠13”:建议搞个调查问卷,看一下大家对这项新措施的态度。
网友“鹅城反映”:今天(22日)从江北往东平走塞车,塞到卫国厂,一个红绿灯等了很久,多走了20分钟。
网友“6315422”:交警辛苦了!继续尝试。
网友“山蜂”:还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更实在,坐车方便的话还真不愿意开车,现在开车找停车位都难。
网友“lshz”: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再看看。如果潮汐车道的代价一直是造成对面车道新的拥堵或显著延长通行时间的话,那潮汐车道就没有设置的必要了。
网友“@Xizi_ePjfTb2p”:说真的,来江北节约了10分钟,从江北出来变堵了30分钟。尝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不可取,强烈建议取消这项潮汐车道。由于早上高峰期,江北有的路口本来就禁行,再加上东江大桥减少了一个车道,最右边的机动车道基本只能算0.5个(有摩托车,电动车),变得非常拥堵,就连惠州大桥都变堵了。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刘豪伟
本组图片(除署名外)《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新闻推荐
不少家长带娃参加义卖,为残疾人捐款。《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摄东江时报讯记者黄岸媚5月21日是全国第27个助残日,当天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