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培养促青年员工跨入成长快车道 仲恺供电局团委多措并举切实发挥助力成长成才平台作用

惠州日报 2017-05-04 05:44

进校园宣传用电知识。

线行下的蓝色音符。

理论培训。

“供电蓝”一直是城市建设中的一道“风景线”。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近年来,活跃于大街小巷、地头田间的“供电叔叔”队伍中,多了一些“小鲜肉”的面孔,这正是供电企业大力培养青年员工,推进人才梯队建设的缩影。

以仲恺供电局为例,该局每年都从各大高校吸收一批“新鲜血液”,现有团员55人,35周岁以下青年员工100人,占全局员工总数的37.04%。为促进这批后备力量快速成长,仲恺供电局以“育苗工程”为抓手,自上而下分工明确,层层推进,配合联动,坚持思想与业务双管齐下的立体式培养。

与此同时,该局团委多措并举引导青年团员,切实发挥助力成长成才的平台作用,在青年员工中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如27岁的青年员工陈家韶先后荣获广东省职工技术大赛个人二等奖、“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叶泳泰获得2015年惠州市职工劳动技能竞赛用电监察员技能竞赛一等奖,李剑龙获得用电客户受理员技能竞赛二等奖;郑国昌、王露等多名青年团员担任一线班组的班长,成长为各岗位的骨干力量;2016年仲恺供电局团委获评南方电网“五四”红旗团委,2017年潼湖供电所团支部获得仲恺高新区“五四红旗团支部”,陈江供电所获得“青年文明号”……

重视培养

确定“育苗工程”作为仲恺供电局的书记项目

成立于2012年的仲恺供电局,相对于“百年惠电”而言,毫无疑问是年轻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支相对年轻化的队伍。如何让初出茅庐的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并沉淀为能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是仲恺供电局一直在思考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仲恺供电局以提升基本技能、强化基层班组、优化基础管理为目标,通过2012~2015届四个批次新员工培训实践的摸索与改进,动员全局力量,明确了部门、供电所、师傅及新员工的职责,逐步搭建了一个平稳有序、行之有效的“师徒平台”,建立起有效的跟踪、考核和奖惩机制,为新员工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使新员工在相对严格的条件下快速成长,承担责任,为促进新员工快速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该局党委结合实际,确定了“育苗工程”作为仲恺供电局的书记项目,给新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实现组织发展与新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契合,为推动“三基”工程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如今,“育苗工程”有效落地,仲恺供电局由党群工作部、综合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供电所配合开展的方式,从团青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助力新员工成长。

提升业务

师徒一对一传帮带,多维度考核强化专业技能

今年27岁的关朋致是仲恺局惠环所营业班副班长。“经过严格的培训,多个供电所的轮流实习,以及局里所里的细化培养,现在工作起来就觉得得心应手很多。”这些培训内容,为他日后成为班组管理者打下了基础。

“班长就像是一位船长,必须要认准方向。在做好任务分工的同时,还要指挥船员各司其职,让每个人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2012年才入职的关朋致,2014年已成为惠环所班组负责人,为了优化抄表管理,关朋致重新划分了抄表片区,做到一人一片,这不仅明晰了抄表线路,也提升了催费效率。他坦言,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员工成长为样样通的班长,主要得益于仲恺供电局对青年员工颇为完善的培养机制。

他提到,过硬的技能本领,与“名师”的教导密不可分。据悉,在仲恺局的“一对一师徒联系”制度中,有这样一个特色,师傅们由具备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的人员担任。师傅们都是供电所里的技能专家,业务技能熟练,安排他们作为新员工的师傅,可以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本领。

翟秋奎是仲恺供电局惠环供电所配电班班员,作为2012年入职的青年员工,他已完全蜕变成为一名熟练的配电工,并在2015年4月举行的仲恺供电局营配技能竞赛上,取得了配电类操作柱上开关项目的第一名。过硬的技能本领,这与“名师”的教导密不可分。“翟秋奎的师傅是所里的技术员赖秀平,赖秀平认真负责,业务技能水平高。先后获得了"惠州市金牌工人荣誉称号"、"惠州供电局首届配电专业技能竞赛决赛小组第一名"等称号。我们当时挑选他来带新人,就是考虑到名师带出徒弟一定不一般。”该所所长何添顺告诉记者。

在签订师徒协议的基础上,仲恺供电局推行了跨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师徒联动机制和长效考核奖惩机制,其中跨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可以实现归口部门定向引导培养,提升基层人员执行意识和能力;师徒联动机制,既可以促进新员工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又可以形成徒弟“反哺”,如在提升老员工信息化操作技能、无人机巡线等工作方面,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长效考核奖惩机制,既增强师傅责任心和新员工学习动力,又确保了培训长期效果。

“重实操、严考核、快成长”是该局新员工最大的体会。据了解,仲恺供电局探索的新员工培训模式以“重实操”为导向,注重员工动手能力培养,各批次新入职员工多次参加省、市级技能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随之明显提升。

严考核则包括对新员工开展的月度、季度考核,据悉,在最终定岗考核时,该局会采用知识、实操、执行力三个维度的方式进行。“一些青年员工最初会抱怨管理和考核制度的严格,但是当他们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便会发现自己泪中带笑。”仲恺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考促培,一方面可以根据考核结果,结合前期调研情况,有针对性、个性化解决员工短板;另一方面,做好横向与纵向对比,适当拉开差距,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巩固专业技能基础。

引领思想

以人为本落实员工关怀,组织活动丰富员工生活

90后的罗云吉尔是仲恺供电局陈江供电所配电运维班的班员,也是仲恺供电局团委陈江供电所团支部书记。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常常结合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参与团员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培养了自己积极向上的性格。仲恺供电局团委是个有爱的大家庭。”

2014年9月,经惠州供电局团委批准,仲恺供电局团支部正式升格为团委。如今,其下设的支部已从最初的2个壮大至7个。“在青年员工的培养中,局党委和团委创新"心情"管理,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引导,向他们传递正能量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仲恺供电局团委负责人介绍说,该局一直以人为本,落实员工关怀。

在该局党委的支持下,局团委通过组织青年员工积极开展及参加形式多样的“两学一做”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惠城区检察院廉政文化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等,培养青年员工“讲政治”意识,增强大局意识,在工作当中自觉做到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谋划工作,引导其正确对待名与利、得与失。

在日常工作中,该局以党支部、工会小组、团支部等形式作为青年员工的“心理”辅导老师、“知心”老师,将员工的需求、情感、行为装进心里,在青年员工需要时,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上的困难,重视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加强对其心理疏导,有效帮助青年员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排除不良情绪,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员工提供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最大程度地使员工获得自我实现,使青年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激发主人翁意识。

为进一步传递和传承正能量,仲恺供电局团委还围绕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类公益主题活动。如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与中小学校建立常态联系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义务对贫困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生活关怀;主动帮扶“扭扭车女孩”代薇,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上门帮扶关爱;每年组织志愿者深入各中小学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和 “绿色安全进校园”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仲恺供电局团委主动承担责任,组织开展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环红花湖徒步比赛、自行车比赛、拔河比赛、元宵节猜电力灯谜等活动,成立职工摄影协会、羽毛球协会、游泳协会等,常规性开展活动;并积极协助工会建设职工书屋,目前已有藏书近千本,不仅丰富了广大员工业余生活,也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及员工归属感。

在常态化、规范化、组织化的团委活动中,该局青年员工正步入成长快车道,成为供电局一面面鲜明的旗帜。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周婷婷通讯员林琳

新闻推荐

积淀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筑牢人生根基 河南岸中学通过营造浓厚书香氛围,打造立体式传统文化教育

校内处处充满浓郁的书香氛围。本组图片均为本报记者郭亮平摄弘扬尊师重教的感恩精神。▲校园一角。▲思贤广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