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个各类道德讲堂遍城乡 惠州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道德讲堂接受道德洗礼得到正能量
走进道德讲堂,接受道德洗礼。近年来,惠州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建设,一场场打动人心的宣讲,一次次荡涤灵魂的活动,遍地开花的道德讲堂让道德的正能量传播惠州大地,越来越多的惠州人走进道德讲堂接收心灵洗礼。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000多个,其中去年开展活动5000余场(次),受众超过50万人次。已经常态化运作的道德讲堂,作为新形势下富有生命力的道德教育新载体,正在为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道德支撑和智力支持。
道德讲堂活动严格按“八个一”进行
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既是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需要,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外修生态、内建文明”的有力抓手。
2012年以来,根据中央、省的部署和要求,惠州市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原则,依托各级机关、学校、企业、村镇、社区等阵地建立各类“道德讲堂”。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道德讲堂”1000多个,遍布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其中,博罗县形成了以11个精品示范点为骨干,以50个标准示范点为基础,串点成线,围线成面,室内户外互补,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道德讲堂”体系。龙门县共设“道德讲堂”示范点88个,其中设“道德总堂”1个,按要求每月开展2期活动,全年共开讲了24期次,约1200人参加活动;机关、企业、行业、社区、村镇、学校设“道德讲堂”合计87个,2016年全年共开讲1080期次,约6万人次参加。
全市道德讲堂活动严格按照 “八个一”规范流程进行,即作一次自省、唱一首歌曲、学一个模范、做一件善事、诵一段经典、行一次德礼、谈一些感悟、送一份吉祥。通过固定场所、固定环境氛围布置、固定流程,“道德讲堂”向参与者展示庄重而又亲切的仪式,唤起参与者心中崇高的感情。
“身边好人”成为道德讲堂活动主角
惠州在道德讲堂建设中,坚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重点,融入身边涌现的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事迹,结合现代干部和群众价值观和生活特点,精心设计道德讲堂的活动内容。
全市1000多个道德讲堂,面向的是工人、干部、学生、农民等不同群体。为此,各讲堂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在充分挖掘惠州市道德文化底蕴深厚、道德明星辈出的优势的基础上,分层施教,使讲堂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风格,更具针对性、吸引力,打造出众多标杆和品牌。去年,惠州市继续深入开展建设特色的道德讲堂,结合 “车间里的价值观”、“乡村里的价值观”、“学校里的价值观”,向不同的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通过道德讲堂载体,让群众成为道德建设的主角,身边好人不断被挖掘出来,使“小讲堂”日益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大舞台”。
“惠州好人”、市农技推广中心农药学博士刘凤沂在田间地头教农民“对症下药”;“最美党员”曾柏军用三年时间带动省级贫困村脱贫;博罗县观背村“第一书记”让“问题村”变身充满文化气息的“壁画村”……一个个“身边好人”成为了道德讲堂上的道德明星,他们真实、生动的事迹,使人备受感染,让人们在道德讲堂一次次接受道德的洗礼。道德讲堂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使无数个鲜活可敬的身边好人,一个个可信可学的身边道德故事,深深震撼心灵,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榜样力量,在全市构建起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
确保实现道德讲堂建设全覆盖
惠州各个道德讲堂在讲述身边故事,传递正能量的同时,更注重创新载体,探索设计受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把效果延伸到讲堂之外。
“每月两次的各党群系统道德讲堂我们都有进行现场录制及采访,坚持当天剪辑好在博罗新闻进行播报,让群众及时了解学习。此外,优秀的课堂内容我们会录制好在《经典频道》播放。博罗电视台的《经典频道》和电台的"道德讲堂"专栏全天候播出。”市文明局督查科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2016年循环播放视频累计2500多小时,发放各类相关资料6万余份,道德讲堂的受众有5万多人次。
此外,博罗县按照“就近就便、覆盖合理、灵活机动”的原则,把“道德讲堂”办到小区门口、闹市路口,让群众随处可见;把“道德讲堂”的声音传到耳边,让百姓随处可听。
记者从市文明局了解到,惠州市道德讲堂建设经验,特别是博罗打造空中道德讲堂和市教育局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等相关经验也受到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关注和肯定,成为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和品牌。
今年,惠州市将继续巩固深化道德讲堂建设成果,不断加强道德讲堂规范管理,加强道德讲堂宣讲员、主持人培训,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策划安排课程,持续强化宣讲活动的开展,推动各地道德讲堂常态化开展。
目前,惠州市道德讲堂总堂已经举办90期,今年将每月开展两堂课程,由各相关单位轮流承办。同时,在原有道德讲堂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在原来没有设立道德讲堂的社区、乡村、学校和企业开设道德讲堂,确保在所有社区、乡村、学校实现道德讲堂建设全覆盖。
本报记者龚妍
新闻推荐
寻找全市十大“最美家庭” 可通过组织推荐、社会推荐、群众自荐3种方式参评
本报讯(记者马海菊通讯员庄碧芬)记者从市妇联获悉,为引导广大家庭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