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菜园提升学生劳动意识 惠人慧语

惠州日报 2017-04-18 06:39

据4月12日《惠州日报》报道,去年底,今日惠州网联合安利公益基金会举行“"膳"与爱同行 春苗进校园”活动,招募10所学校共建“爱心菜园”,目前8所学校的“爱心菜园”已相继建成,其余2所学校也将在近期进行种植。

这些学校,把原本只是校园一角的普通绿化地,通过有机种植专家的指导,进行了土壤改良,将其变成可供学生种植和采摘蔬果的 “爱心菜园”。犁耙翻翻,泥土芬芳。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在“爱心菜园”里耕耘、种植。他们不仅种植了蔬果,更种植了一种劳动意识。学校通过共建“爱心菜园”,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懂得分享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

共建“爱心菜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情怀。蔬菜的生长过程,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学生在种菜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知,在动手动脑的同时,保持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共建“爱心菜园”,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拥抱自然的美好情怀。

共建 “爱心菜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爱心菜园”里的蔬果,完全不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也杜绝转基因、抗生素,是非常环保的有机蔬果。学生参与“爱心菜园”的有机种植,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绿色生产理念的重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共建“爱心菜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落地种植不同,“爱心菜园”的蔬菜种子是撒播在一柱柱栽植器上,每个种植盆如楼房般层层叠叠,蔬菜沿着种植盆密实地长成了立柱。这种立体栽植器被冠以“空中田园”的名字,它能根据光照的需求进行水平360度转动,让蔬菜均匀地接受光照。栽植器的底座是流水回收箱,自上而下浇水之后,未被吸收的水会回流至此,下次可从回收箱里舀水浇灌,滴水不浪费。这就是使用科学技术在进行蔬果种植,在此过程中,科学种植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精神的探索。

为“爱心菜园”点赞!(向春宇)

新闻推荐

惠州市级统筹油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出台

本报讯(记者袁畅)为规范惠州市渔业捕捞和养殖业油价补贴资金(市级统筹部分)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日前,《关于惠州市国内渔业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