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实现行政村“一村一设施”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审议惠州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

惠州日报 2017-04-21 06:27

昨日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惠州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和审议惠州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记者了解到,惠州市今年将重点抓好农村污水治理,今年全市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0座以上,实现行政村“一村一设施”。同时,深入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2017年底基本淘汰黄标车。

环境状况

去年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

市人大常委会为什么要听取和审议《报告》呢?

“按照全国人大、省人大的要求,此项工作今后将形成制度化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李德友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听取和审议《报告》是体现人大作用,加强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律措施。

记者留意到,《报告》包括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2017年工作要点四大部分。

记者了解到,2016年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优良。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排名居珠三角和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城市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湖库水质保持稳定。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方面,2016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污染防治、生态创建等各项目标基本完成;环境空气质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等工作还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控制目标要求。

今年计划

马安污水处理厂年内动工建设

《报告》提出,2017年,惠州市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市委、市政府“护蓝、清水、净土、增绿、碧海、低碳”六大行动部署,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全市环境质量。

在治理污染方面,今年惠州市将着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主体工程,动工建设马安污水处理厂,完善及续建镇级污水处理项目14个,新增配套管网110公里,提标升级污水处理设施23个。加强淡水河、潼湖、沙河和公庄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两河”整治任务,沙河、公庄河稳定达标。采取“清养殖、建设施、提标准、控种殖、调结构、严监管”六项措施,实行“一河一策”“一断面一措施”,对2016年水质下降的6条支流开展重点整治确保取得实效。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实施惠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分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创建方面,2017年底力争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标准。

建议

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

常委会组成人员说,扬尘是惠州市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建议加大扬尘治理,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工业企业偷排行为和在禁养区非法养殖反弹现象。要多措并举解决好乡镇污水处理率偏低的问题。对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加强监管,确保发挥效用。

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政府向公众公开环境保护工作信息,有利于公众参与监督。建议市政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高环保信息公信力。同时,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发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正确引导公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全社会热起来、动起来、做起来,引导大家像保护自己的家人一样保护环境,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环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治理环境污染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郭敏 骆鸣东

新闻推荐

中山市政协来惠州市调研考察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冉隆江)昨日,中山市政协副主席何灿成带队来惠州市,就如何加强新时期政协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