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中播下真善美种子 市第二小学突出营造教育氛围让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百人书法现场挥毫活动。

杨文新校长主持开展传统文化培训讲座。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全校千人大声齐诵《弟子规》。

学习传统文化仪式。
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会使师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传统文化的震撼和洗礼,从而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近年来,惠州市第二小学坚持以引导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采取与各科教学、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诵读、传统美德教育、民族艺术等活动。校园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味道”,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修身养德习文,牢筑传统文化根基。
搭建教育平台 学习传统文化
为落实惠城区教育局提出的艺体“2+2”和“一校一特,一校多特”战略,作为百年名校,第二小学秉承“强体育心,树品端行”的办学理念,将书法、体育、科技作为学校的教学特色,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改革前行。
2013年9月,市二小将硬笔书法列入了各年级的正式课程,成为了惠州市实施书法课程的学校之一。学校以“书香墨韵,观澜文化”为主题,努力打造校园书法特色,以硬笔为主、软笔为辅,实施书写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学校在校园内装设了水写台,学生课余时间可以随时练书法。全体教师还配齐纸笔墨等,为各办公室配上一把书法室钥匙,本校的老师可到书法室练习;每周各班开设一节书法课,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为全校午写时间,并安排老师下班辅导;每周学校组织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进行2~3次书法培训。
二小人认为,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需要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会真正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学校通过“人人通”的“互联网+德育”平台,校门“电子屏幕”向家长宣传,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家校合力,配合学校,互相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保证教育效果的延伸和持续。学校还专门对老师们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训,让老师人知道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并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受益者,之后在引导学生学习。
以传统文化滋养,受书香沐浴,二小人不断成长,饮食起居,不再与人攀比,待人接物,怀恭敬之心,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尊重师长……传统文化带领着二小人领略了人生的真谛,让每一个师生的心灵越来越澄澈,生活学习越来越快乐,向最好的自己努力。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范文燕
营造育人环境 感受传统文化
前身为观澜书院的惠州市第二小学,有着270多年的历史,是惠州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她培养、造就了不少人才。
悠长的办学史,让这所老校本身底蕴丰厚,极具文化味。“观澜精神滋古木逢春化雨,书院弦歌育今人承典出新。”从校门口红色的对联里能感受到这所传统老校浓厚的书香气息。
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该校注重突出营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学校将校园内能利用的地方都利用起来,随处可见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还张贴有国学经典名言警句和唐诗宋词佳句。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精神和思想像一股股涓涓细流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帮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熏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日前举行的惠州市第二小学首届“幸福相伴·精彩绽放”学生素质展示活动开幕式上,该校五年级二班师生声情并茂地齐声表演国学吟诵,让大家耳目一新。之后全校学子共读国学经典《弟子规》。
在随后举行的“书法传承文化,墨韵润泽心田”百人书法现场挥毫比赛现场,百名学子整齐地站在桌子前,只见同学们个个或胸有成竹,不温不火,或稍加思索,一挥而就。作品形式或行或楷,风格或清秀或拙朴,展现出孩子们不低的艺术水平。
据介绍,在本次艺术节期间,学校将举办艺术类和教育教学类两大类的比赛,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其中艺术类项目有软笔、硬笔书法比赛、插花、剪纸、画纸盘、彩陶、水果拼盘、主持人、舞蹈、美德少年评选、十佳歌手、器乐、经典诵读共13项,全方位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
诵读国学经典提高文化道德素养
“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惠州市第二小学校长杨文新说,该校结合实际,以《弟子规》诵读开蒙,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教学相融,有计划,有步骤,分年级段开展着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杨文新介绍,从去年9月开始,全校以观看《弟子规》动画故事开始,学校定下每周一、三、五下午课前时间(14:15-14:35)为学生自由诵读、观看时间。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观看去理解熟识《弟子规》的内容和意思,逐渐入心入脑,达到张口就来,脱口而出。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 《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道德经》《孝经》《三字经》等经典篇章。
该校还把周三的队活动课进行调整,单周上传统文化课,双周上队活动课。并在课前增加传统“三拜礼”,以此培养学生对“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和自己的老师的恭敬之心。
此外,学校要求学生对照 《弟子规》中所讲,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学校要求校内,旗下讲话的内容,平时教育学生,大小集会都要引用传统文化的经典句段。
惠州市第二小学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的教育意义,学校充分挖掘本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 结合中国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七大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正让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新闻推荐
传统文化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惠城区中小学紧扣“精、德、心、新、实、用、活、境”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学生在练习书法。老师教学生下围棋。▲跟着老师练武术。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