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著作权类案件占总数超95% 全市法院去年以来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1776宗

惠州日报 2017-04-26 06:11

今天是第十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 “创新改变生活”。记者昨日从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惠州市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案件多发,说明随着惠州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产业不断升级,企业和相关知识产权监管部门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都越来越重视了。

案件大多涉及饮食等民生行业

据统计,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19日,全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一审民事案件1776宗,审结924宗,结案率为52.03%,调撤170宗,调撤率为18.40%。受理案件中著作权权属、放映权侵权纠纷1538宗;侵害商标权纠纷219宗,其他类型19宗。

同期,全市法院受理侵犯知识产权一审刑事案件167宗,审结156宗,结案率为93.41%。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4月19日期间,受理知识产权案件289宗(含旧存10宗),新收一审民事案件143宗,二审民事案件为111宗,二审刑事案件23宗,再审刑事案件2宗;结案共243宗 (含旧存9宗),结案率为84.08%,未结46宗。

以上案件大多涉及饮食、娱乐、电子数码、服装、药品等民生行业。

推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审判模式

从数据来看,商标、著作权两类传统案件仍占知识产权类案件的主导地位,占总数的95%以上。其中,部分企业在经营中“傍名牌”“搭便车”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未合法获得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在同类或类似产品上使用他人拥有合法权利的商标。此外,互联网侵权持续多发、商业化集中维权案件较多、KTV歌舞厅侵权案件多发、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增多等,也是惠州市知识产权类案件的特点。

从惠州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销售假药罪等。同时呈现出案件总量上升,涉案金额增大;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最为突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面广,专业化、科技化趋势日渐明显;犯罪形式以共同犯罪为主,且具有组织严密等特点。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市中院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审判权拓宽和调整,大力加强案件调解工作,加强调研创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全面推行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审判模式。

本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卢思莹朱莉娜 周泽锋

新闻推荐

征集“双100句+”凝聚正能量 惠州市部署离退休干部开展 “畅谈十八大以来变化,展望十九大胜利召开”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谭琳)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的统一部署,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