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对“随手扔”说不

惠州日报 2017-04-30 05:52

昨天是“五一”小长假首日。

在这个大叶榕一夜吐新的美好时节,我们暂别都市的喧嚣,走近山川湖海,漫步古城小巷,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自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体验。

然而,在惬意旅途中,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而可见。有关不文明旅游行为调查显示,乱扔垃圾连续多年位居榜首,且“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最是令人反感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去年“五一”,兰州仁寿山景区游人扎堆,一天“造”垃圾70吨。数据让人咋舌。当然,“随手扔”这种现象可谓普遍,全国很多景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惠州也概莫能外。

近年来,惠州市大力推进休闲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给市民假日游提供了越来越多好去处。然而,个别市民在游玩的同时,将吃喝后留下的一次性餐具、包裹袋、塑料瓶等垃圾习惯性地随手乱丢,给本来干净、靓丽的景区带来污点,无形中成为“破窗效应”的放大者。

人在旅途,乘兴而来、尽兴而游讲的是一个随性,但自身产生的垃圾万不能一个“随”字了结。随手丢者倒是随性了,方便了自己却恶心了别人。再美的风景,哪怕有一处垃圾,也会显得格格不入,破坏观赏者的心境,让人如鲠在喉。其实,乱丢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了别人的兴致,也贬损了自己的形象。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是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干净卫生是对一个景区乃至城市的起码要求,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这已成为今天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

文明是根植于内心的优雅,与大自然的美景相得益彰。请用举手之劳,善待风景,守护文明。坚决向随手扔说“不”,莫因为自己的随意行为,扫了别人的兴,脏了城市的脸!(白 璐)

新闻推荐

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市政协委员热议学习贯彻重要批示精神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在惠州市引起热议。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名市政协委员,他们表示,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