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比西餐更易让人“饭困”? 营养师:午餐前吃水果或果汁可缓解困意
本组图片 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吃西餐不易犯困主要是搭配了沙拉或果汁。
日前,网络上流传这样一条消息:欧美人吃午餐时会尽量避免吃中餐,认为西餐不那么容易让人“饭困”,而中餐食物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吃过之后,更容易犯困。对大部分人来说,饭后犯困是正常的事,当真是中餐导致的“饭困”?记者就此采访了营养师,解开“饭困”谜团。同时,营养师给市民午餐饮食支招,让市民少些“饭困”,下午工作更精神。
网传中餐碳水化合物较多易使人犯困
最近,市民林小姐在某网站上看到“为什么欧美人不午睡,下午还能满血状态工作”的帖子,非常感兴趣。因为,她自己午餐饭后就常常感到困倦。在这个问题中,获得最多赞同的是网友 “蔡明航”给出的答案。他认为,午餐后易犯困的原因是饮食结构。“蔡明航”自称在美国生活了10多年,在他印象中,白人同事午餐时会避开中餐或者其他亚洲食物。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每次吃完中餐后容易犯困,影响下午的工作。
“蔡明航”分析认为,西式午餐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偏低。相比之下,中餐里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白面含量较高。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饮食结构中若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且升糖指数较高,就会迅速升高血糖从而导致大量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让一种特别的氨基酸——— 色氨酸进入大脑,而色氨酸在大脑中会转变成血清素导致人们犯困。
林小姐看到该网友的分析半信半疑:“犯困真的是饮食问题吗?难道想要不犯困只能吃西餐吗?可是我长的是中国胃啊!”
吃西餐不易犯困主要是搭配了沙拉果汁
真的是中餐导致“饭困”现象的出现吗?惠州市健康文化协会会员柳德楠不仅是一位厨师,也是一名营养师。对“饭困”这个话题,他认为,传统西餐有一个特点,就是常常搭配有沙拉、凉拌菜或者果汁。沙拉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做成的,凉拌菜也是新鲜的,果汁也是如此,这类食物都含有比较多活性水。“这些活性水含有比较多矿物质、微量元素,水分子小,容易吸收,胃也有够多的水分。同时还可以促进肝脏里酶的合成,能给肝脏解毒。”柳德楠说,当西餐搭配有这些食物时,胃里就有够多的血液和体液消化食物,不需要从大脑、四肢等输送血液体液到胃里,所以午餐过后就不容易感觉困。
柳德楠说,一般来说,中餐中的午餐绝大部分是加工过的熟食,蔬菜也是炒过的,没有足够多的活性水,这样吃下去后,胃消化食物就要从大脑、四肢等地方调配血液、体液到胃里。“这时大脑就会犯困,四肢也会感觉到累。”
不过,外国的饮食中,也有汉堡薯条等油脂高、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如果中午吃饭时只吃这些,没有吃沙拉之类的,饭后同样会感觉到困,而且更加热气。“所以不是单纯西餐或者中餐导致饭后犯困,主要是看午餐的营养搭配。”
午餐晚餐后都容易“饭困”是脾虚所致
不想午餐后那么困,该怎么吃才好呢?柳德楠建议,可以在中午吃饭前吃一点水果或者凉拌菜、果汁,“植物里的活性水分子小,身体较容易吸收,也能调节身体的酸碱平衡,平时喝的水达不到这个效果。”
有的市民除了午餐过后容易“饭困”,晚餐过后也容易“饭困”。柳德楠表示,这部分市民可能是脾虚了。脾虚的人为什么容易饭后犯困呢?这是因为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与消化,食物入胃后,经胃的初步消化之后,就会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与吸收。随后,再由脾帮助,使精气上归于肺,由肺送到全身各部位以滋养脏腑、器官。所以当脾健康运行时,人的消化功能就好,机体表现为精力充沛等。
若脾虚弱,脾自身的力量无法完成这项任务,就需要机体调动更多的气血完成这项工作,这必然导致身体的其他脏器气血供应减少。当大脑气血供应减少,就会出现困倦的症状。脾虚者轻的会出现饭后易困的症状,但自己尚能控制不去睡觉;脾虚严重的人,饭后必须睡觉,要不然都无法继续工作,更有甚者刚刚开始吃饭就困倦得无法控制。
本报记者方莲花
新闻推荐
160多名军转干部参加岗前培训 2016年度军转干部培训班昨开班
本报讯(记者曾兴华)为期一个月的2016年度军队转业干部培训班昨日开班。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洲,惠州军分区副政委赵广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