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宝妈不甘宅家创业自制柠檬膏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惠报电商平台助农户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

惠州日报 2017-03-23 08:19

正在马不停蹄打包装的吴小花。(翻拍)

吴小花用柴火熬制的柠檬膏。(翻拍)

从一名宅在家洗衣做饭带娃的家庭主妇,到独当一面的创业者;从曾经尝试各种兼职,到如今的快乐老板,说起创业经历,博罗县湖镇镇80后吴小花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幸福的感觉就像屋内飘逸的甜柠檬香气一样甜蜜。靠亲手熬制柠檬膏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网络销售,这位80后宝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业路。

辞职带孩子,但心存创业梦

“这是柠檬膏,这是金桔柠檬果酱,这是玫瑰花柠檬果酱……我坚持用柴火熬制,味道都很不错。”近日,吴小花笑着向记者介绍。

吴小花是博罗义和人,几年前嫁到了湖镇镇。孩子出生后,她辞去了幼师的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可我还这么年轻,不甘心只做家庭主妇,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梦想。”吴小花说,在孩子稍大些后,她开始尝试兼职,比如加工手工制品、做服装代理。虽然忙碌,但这些活在吴小花看来并不算什么梦想,她不断寻思着自己能做些什么。

有一次孩子咳嗽,她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是特别好。后来奶奶教她炖柠檬膏,说有止咳的作用。她抱着试试的心态给孩子炖了吃,没想到果然有效果。欣喜的她将此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但不少朋友都是上班族,平时没什么时间熬制,便纷纷拜托她帮忙做。“炖了几次后越来越多人找我做,于是我心动了。赚点零花钱之余还可以帮到大家,最主要是没添加防腐剂,让大家吃得放心。”说干就干,2014年10月,吴小花开始出售自己熬制的柠檬膏。

细心慢炖,好品质走俏微商

“泡洗柠檬要半个多小时;切、去籽要半个多小时;柴火炖制要12个小时;装瓶打包要两个多小时。”吴小花说,制作好一瓶柠檬膏需要花费十五六个小时,尤其是用柴火熬制这道工序,10来分钟就要添一次柴,要花费不少精力。但为了保证品质,她坚持原味配方,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秉承古法,制作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创业不容易。“刚开始公婆不太认可我做这个,觉得怎么可能卖得出去,都劝我别浪费柴火了。”吴小花说,一开始销量确实不稳定,虽然遇到了打击,但她还是坚持再试试。在摸索中,不但口感变好了,销售也渐渐走上轨道。

“我试过在市场摆摊销售,但由于要带孩子,很难长时间守着摊位。后来决定还是走电商销售。”吴小花说,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再加上客人的口口相传,渐渐地产品得到了认可。如今她已经有了稳定的销量,产品逐渐从零售转向批发。如今家人对她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不时还会帮她一起做。

欲打造品牌,申请专利

“终于打包好了,现在就等着物流来拉货了。”刚忙完的吴小花笑着说,通过网络,她不但打开了惠州本地市场,还将产品销往外地。

随着销量的增长,吴小花的品牌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目前,她制作的柠檬膏已通过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并向国家知识版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

“为这样靠自己双手创业的年轻人点赞。”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惠报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说,吴小花的柠檬膏卖得很火,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推荐。经过他们实地走访了解后,最终决定与她合作,希望打造出特色农产品并将好产品带给更多的市民。

“我非常珍惜这次与惠报电商的"联姻",希望可以利用该平台的优势打响品牌,闯出自己的新天地。”吴小花说。

文/图 本报记者费燕

新闻推荐

去年为消费者挽回损失约394万元 惠州市发力推进消费维权体系改革,加大投诉纠纷调解力度

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市工商局、消委会在市区下埔滨江公园宣传消费维权,并现场受理市民消费咨询、投诉和举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