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温暖志愿之城” 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与会代表到惠考察时点赞
与会代表参观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董筱兰站)。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在惠州,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志愿者也成为这座文明城市亮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逾45万人。不久前,惠州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列为全国第三批“志愿之城”试点城市。
昨日,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当日下午,座谈会与会代表赴惠州参观考察。“惠州志愿服务处处可见,志愿服务精神处处可感。”在实地走访惠州市城管执法局、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董筱兰站)、惠城区江北街道文昌社区和龙丰街道新联社区等地的志愿服务情况后,与会代表纷纷点赞惠州志愿服务。
“文明创建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与会代表走进惠州市数字城管文明监督志愿服务中心,了解志愿者参与城市管理和文明监督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市数字城管文明监督志愿服务中心参与志愿者达4100多人次,通过“惠民城管通”便民服务平台报料被立案的问题2200多宗,落实整改2000多宗,整改率超90.9%。
“惠州的文明创建工作在机制完善、人员发动及对标测评体系等方面都做得很好,这些在每一次文明城市测评的分数上都能体现。”参观过程中,肇庆市文明办副主任赵图强十分感慨地说,惠州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体现在服务市民、惠及市民,群众认同感很高。他在参观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惠州普通市民和工作人员都认同文明创建,主动参与文明创建。“这说明,惠州已经将文明创建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在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调度中心,参观人员纷纷点赞惠州 “互联网+志愿服务”的高效新模式。惠州搭建“8个1”志愿服务平台,有效保障了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廖满雄认为,惠州的志愿服务已渗透到城市管理方方面面,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给市民参与和享受志愿服务提供了便利。
“惠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探索和经验都走在全省前面。”阳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建华说。
“惠州志愿服务工作非常扎实”
“我感觉到惠州真的很温暖,志愿服务精神处处可见。”省妇联副主席罗敏说,惠州真正将群众动员起来参与志愿服务,更是成立了不少以“身边好人”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站,一个团队提供一项专业服务,实现了“精准服务”。同时,其公益性、志愿性的特点,又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部分缺陷。“生活在这样一座"志愿之城",这里的群众很幸福、很温暖。我们也会多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广大妇女,让更多妇女同胞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惠州的志愿服务工作非常扎实,已经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黛云告诉记者,她对惠州好人志愿服务站(董筱兰站)印象最深刻。董筱兰所在的志愿服务团队多年来开展临终关怀服务,让每个生命有尊严地谢幕。面对死亡,这些志愿者心里没有忌讳,也没有恐惧,这是十分不容易的。“我感受到了惠州志愿者心中的大爱。”
本报记者龚妍 通讯员徐园连
新闻推荐
大亚湾红树林公园一角。本报采集惠州产业转移园内珠宝加工企业车间。本报记者王建桥摄示范课。本报采集莞惠城轨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