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个小时”可期可待 两会随笔
交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要致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的民谚,正是对交通基础设施至关重要性的生动诠释。过去五年,惠州扎实推进“两港三网”建设,先后跨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城轨时代”,立体化交通大格局日趋完善。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未来五年,惠州“两港三网”建设将全面提速,打造更具综合实力的区域枢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明确了五年交通“施工图”:惠州机场开通国际航线,惠州港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力推进广汕客专、赣深客专惠州段等轨道交通建设,开展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惠州城市轨道线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号线建设规划,加快500公里轨道交通和100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全面融入广深港 “30分钟生活圈”;坚持面南向海发展,优化“一城六组团”空间布局,建设一批高铁新城,推动中心城区由临湖、沿江向滨海城市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惠州每年将有一条高速竣工、有一条轨道开工,并通过努力,实现“三个半个小时”的目标,即所有乡镇半个小时都能上高速、所有县(区)半个小时都能到市区、惠州与广州深圳乃至香港能够形成 “半小时生活圈”。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几年,惠州将拥有3条高铁线、9座高铁站,多条轨道交通连接深圳,为“海绵行动”——— 全面对标深圳、对接深圳“东进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在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中,高铁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更凸显,一个高铁站往往可带旺一个片区、激活一个商圈,其对沿线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产业和信息流的激活拉动效应有目共睹。未来几年,随着两条“国”字号高铁———赣深高铁、广汕高铁在市区经过并交汇形成枢纽站,惠州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正如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预示和建议的:“赣深高铁将成为拉动惠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惠州可依托赣深高铁打造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
发展要快,交通先行,小目标成就大惠州。不忘初心,牢记嘱托,立足新起点,全力以赴推进“两港三网”建设,积极打造更具综合实力的区域枢纽,“三个半个小时”的目标一定可期可待,“远者来、近者悦、居者安”的惠州画卷必将变为现实。 (白 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秋伊通讯员贾娟)昨日上午,2017年春节“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副市长余金富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并向爱心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