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作协会员去年出版26部个人专著

惠州日报 2017-01-18 12:01

本报讯 (记者朱如丹 通讯员邓仕勇)有着400多名会员的惠州市作协,近日举行了新春团拜会。会上表彰了16名优秀会员,发展了20名新会员,新发展的会员刘茗芝只有9岁,是协会年龄最小的会员。2016年,市作协会员在国内各级报刊发表了作品800多篇(首),有近20位作家出版了26部个人专著,最小专著作者是刘茗芝的诗歌集《茗芝诗歌》。

据了解,2016年,市作协自筹经费出版的《东江文学》按时出版了6期,选发会员作者各类文学作品400多篇(首),累计50多万字,一批文学新人通过这个平台走上文学创作之路。部分老会员的原创文章在《东江文学》首发后又被权威报刊转载,如蒋勤国的《杨绛的成名与李健吾先生》被《作家文摘》转载,黄国钦的《高潭寻红》被《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

在办好《东江文学》杂志的同时,市作协还重视网络平台建设,与《新世纪文坛报》建立通讯员制度,与省作协组联部、创联部建立微信平台,及时发送惠州作协的创作活动情况,转发原创稿件至中国作家网、广东作家网,为交流互通及会员创作提供了更大平台。

2016年,作协会员在发表获奖方面取得不俗成绩,江湖海诗歌荣获“第六届李白诗歌奖铜奖”、“广东有为文学奖诗歌奖”、“中华情全国诗文大赛金奖”;陈雪的散文《初识王阳明》获中国散文学会年度散文优秀奖;申平获全国优秀小小说奖;王仕伟的《包装时代》获小小说优秀图书奖等奖项。

市作协有关负责人在团拜会上表示,近年来市作协出版、发表的作品不少,但有影响的文艺精品还不多;文学创作氛围不够,作协组织的创作采风活动及大型文学讲座较少。市作协力求在2017年开展一系列的采风、创作、征文、文学讲座,以及文学进校园、进军营等活动,在坚持办好《东江文学》同时,创办东江文学公众网络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快捷传播能力大力推介本地作家和网络文学作家作品。

新闻推荐

惠州第五座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 “十三五”电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效初显

俯瞰500千伏崇文变电站。陈华超摄惠州供电局施工人员为线路加装新型故障指示器,提升故障抢修效率。黎凯燕摄工作人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