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第五座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 “十三五”电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效初显

惠州日报 2017-01-19 11:55

俯瞰500千伏崇文变电站。 陈华超 摄

惠州供电局施工人员为线路加装新型故障指示器,提升故障抢修效率。 黎凯燕 摄

工作人员在检修设备。林夏捷 摄

惠州供电局对农村电网进行专项升级改造。 蒋立涛 摄

“十三五”期间,惠州供电局的主、配网投资进一步加大,为惠州打造更加坚强的电网。 杨明也 摄

2016年11月,当时正在施工中的500千伏崇文变电站。 蒋立涛 摄

1月18日,惠州市第五座500千伏变电站——— 崇文变电站建成投产,其投运将进一步满足惠州市南部片区负荷增长需求,并优化大亚湾片区的电网结构,为该区建成世界级石化工业区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据悉,崇文输变电工程作为惠州供电局“十三五”系列工程的重要项目,是“十三五”期间首座投产的500千伏变电站,加之2016年顺利投产的系列输变电工程,标志着惠州市供电部门与政府部门“政企合作”的不断加深,“十三五”电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对电网建设的推动作用成效明显,一个容量充足、结构合理、调度灵活、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雏形正在显现。

崇文变电站投产将缓解大亚湾供电压力

500千伏崇文变电站竣工投产后,这意味着,大亚湾片区的供电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区域供电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更好更安全的供电服务得到更有力保障。

大亚湾区是国家级的石化产业基地,石化产业作为大亚湾的经济支柱,占其经济规模的60%以上,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关系着众多大型石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惠州市的经济生产总值息息相关。如今,放眼大亚湾区,不仅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一批依托中海油和中海壳牌中下游产业链的优质精细化工企业也纷纷进驻,加上比亚迪、东风本田、华德油储等一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物流企业的助推,大亚湾区经济正以飞跃般的速度前行。

“十三五”期间,大亚湾区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目标,据了解,2016年大亚湾区签约、动工、竣工项目215宗。随着上述重点工程项目的迅速推进,也让大亚湾区的用电负荷呈现高速增长之势,供电压力愈发凸显。2016年,大亚湾社会用电量达到了58.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28%。

值得一提的是,崇文站在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优质工程标准进行施工,每一处细节都在体现着精益化管理。记者在站内看到,崇文站由南向北分别布置有警传室、主控通信楼、消防水池及泵房、巡检楼等,站前区建筑物的布置根据南方气候特点和运行实践经验,结合变电站的建筑造型及平面空间组合,按功能分区布置,除此以外,施工单位围绕主控通信楼和各场地布置了环形的站内道路,满足运行、检修、设备安装、消防等要求。此外,崇文站在站内设备的选择上也更加“高大上”,高压设备全部采用HGIS(高压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计,可以减少维护需求,进一步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

“十三五”规划投资103亿元实施“2921”工程

近年来,惠州供电局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落脚点,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电力“先行官”作用,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抓住电网建设这个根本,加强项目跟踪和市场调研,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据悉,崇文输变电工程是惠州供电局“十三五”规划中“2921”工程的一项,即在“十三五”期间建设2座500千伏变电站,9座220千伏变电站以及21座110千伏变电站。

“十三五”期间,惠州供电局规划投资103亿元,力求做强主网、优化配网、升级农网,进一步优化社会生产、生活用电体验。目前惠州供电局正在加快推进500千伏演达输变电工程、博罗至福园线路工程、甲湖湾电厂接入系统工程,以及220千伏陈江输变电工程、湖滨站GIS改造工程以及110千伏锦绣、麻溪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工作,为惠州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据统计,2016年作为 “十三五”开局年,惠州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0.38亿元,同比增长28.8%;完成中低压配网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45%。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配网供电网架

电力建设工程的不断上马,离不开供电部门与政府部门的“政企合作”,广东电网公司与惠州市政府签署的“十三五”电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电网建设的推动作用成效明显。

据介绍,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框架协议中明确电网规划建设和市政规划建设衔接的相关条款,为加快电网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签署协议以后,惠州供电局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进一步畅通、高效,更加紧密的“政企合作”极大推动了电网建设项目进度,如平南站、陈江站、维布站等多个重点项目推进显著加快。

惠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十三五”时期的另一重点任务是切实解决城市、农村配网存在的问题。“核心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解决供电能力和可靠性等与一次相关的能力问题,另一方面是提升智能化水平。”该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惠州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投资预计约36亿元,其中农网投资约18亿元,占比达到50%。

据悉,农网升级改造重点在于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力争实现农网“手拉手”供电,为养殖业、种植业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并以优质电能为当地村民致富创造条件,也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2016年,惠州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在全市选定181个中心村,纳入首批农网改造升级对象,完成投资2.96亿元,力争在年底实现智能电表及低压集抄覆盖率100%。同时,在2020年前实现动力电入村、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可再生能源发电无障碍并网,全面解决农网低电压、卡脖子问题,为惠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供电服务协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周婷婷 通讯员蒋立涛

新闻推荐

预计3月试产 生产工艺填补国内空白 惠州旭硝子显示玻璃项目投资5亿美元,一期建设完成90%

正在建设中的旭硝子公司生产车间。本报记者魏怡兰摄记者从仲恺高新区了解到,由全球最大的玻璃制品公司之一———旭硝子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