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硕专家领衔主诊 乐当市民口腔卫士 惠州口腔医院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强势专家团队
惠州口腔医院集合了一批业内知名专家。
朱亚桥正在为患者看牙。
朱亚桥。
王吓勇准备为患者治疗。
王吓勇获得第三届全国根管治疗技术竞赛一等奖。
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很多人去惠州口腔医院就诊时,都是冲着自己认可的某一位医生而去,这或许正是该院实施人才战略的成果之一。“先有人才,才能保质保量开展先进技术,才能真正做好大众的口腔卫士。为此,我们与国际口腔名牌院校形成战略合作,每年都会向全国最著名的医科大学及口腔医学院招生,录取以研究生为主的毕业生加盟到惠州来创业,并为他们提供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惠州口腔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院不仅通过多样化渠道引进人才,还十分重视人才的再教育。
近年的人才储备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奠基。目前,惠州口腔医院已拥有一支以博士、硕士,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领衔主诊的强势专家团队,所有的医生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医院有专业口腔医师165名,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5名,广东省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16名;博士、硕士81名;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研究生导师5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18名,主治医师52名,机构专业口腔医师121名。
“要做强、做大,质量和服务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而人是核心,人才梯队的建设有利于我们培养打造一批名医,并成立以名医为核心的专家技术团队。”该负责人表示,未来,这支不断壮大的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名医团队,将以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为广大口腔患者保驾护航。
朱亚桥
创新技术攻坚克难赢得众多点赞
人物档案
科室:牙周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从业时间:11年
从业感言:在接待就诊患者时,每每都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多多沟通,让患者既理解了病情,又懂得了牙周病的预防,在治愈的同时提升保健的意识,这才是我们作为医生的初衷。
在今日口腔医疗发展大势之下,牙周病的系统治疗已是常态,但在近十年前建立治疗项目齐全的牙周病系统治疗专业科室,并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于地级市专科乃至综合医院来说,都无疑有种“首食螃蟹之勇”。
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的朱亚桥被委以重任,于2007年担纲主持惠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的筹备和组建工作,并不负众望带领科室团队开展了系列新技术新项目,不仅为广大牙周病患者送上福音,还为单位及周边地区培训了一大批治疗牙周病的医务工作者。多年来,朱亚桥已在牙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专业技术赢得荣誉纷至沓来的同时,他还因医德医风获赞当选惠城区“最美健康卫士”。
缘起
“首吃螃蟹”组建牙周治疗中心
“我的第一志愿就是学医。”对朱亚桥的初印象是低调谦和,年仅36岁便身兼惠州口腔医院牙周治疗中心科室带头人、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委会常务委员及全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学美容协会口腔专委会委员等多职于一身的他,身上没有半点架子。
2005年,朱亚桥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毕业后便就职于惠州口腔医院,如愿以偿的他怀着一腔热血,希望“为更多人解决病痛”。“入行之后发现,被口腔问题困扰的患者数量远远超乎我们想象,尤其是牙周病患者。”朱亚桥解释说,“牙齿就像一幢房子,而牙齿周围的组织例如牙龈、牙槽骨等就像地基,如果地基没了,房子就会倒掉。”而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病、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坏死性牙周炎,以及由于全身疾病引起的牙周炎症等几大类,其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是慢性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
2007年底,国际口腔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口腔牙周疾病防治,惠州口腔医院领导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最新动态,并多次组织朱亚桥等一批医生到美国等国家考察和学习。在95%以上的国内口腔医院都没有开设专门的牙周病科的情况下,该院率先把牙周病科纳入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并由朱亚桥担纲主持牙周病科的筹备和组建工作。
2008年初,惠州口腔医院牙周治疗中心以高起点高标准正式成立,不仅引进以口腔医学硕士为首的人才团队,还投入上百万元,引进包括赛特力牙周综合治疗仪、Vector无痛牙周综合治疗仪和牙周刮治器械、EMS洁牙机等一大批先进的牙周病治疗和口腔清洁保健设备,临床上能全面开展牙周病的检查、诊断、基础治疗、手术治疗和预防。
创新
转化理念改良技术减轻患者痛苦
肩负科室建设与临床诊治两大重任的他,对自己要求分外严格。“医学是不断进步的,所以我们也要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新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朱亚桥举例说,对于通过基础治疗仍不能消除炎症的患牙,需行牙周翻瓣术,但传统牙周翻瓣的切口较大,对患者存在一定损伤。为此,他采用微创牙周手术的理念对牙周翻瓣术进行了改良,通过手术显微镜及微创手术器械的使用,在很小的切口就能完成手术,减轻了患者术后痛苦。
另外,重度牙周炎的患牙,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朱亚桥在根分叉病变的处理上,根据不同病情,设计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截根术、半切术、隧道成形术等,极大地解决了患牙反复发炎的痛苦,也有效地延长了患牙的使用寿命。
此外,他还发现了在冠延长术后先使用精密临时冠,能有效地诱导牙龈乳头的生长,解决了当今学术界遇到的难题和研究热点——— 冠延长手术后牙龈乳头有所丧失,修复时往往出现黑三角。冠延长术后采用精密临时冠取得了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为广大专家及患者所推崇。
与此同时,朱亚桥每年都承担了大量带教工作。“无论在技术还是工作态度上,朱院长都是我们的榜样。”朱亚桥的徒弟点赞道,“他常常将临床工作中将遇到的疑难病例及典型病例资料收集完善,在业余时间,借助详细的病例资料,给我们讲授牙周病发病机理及操作注意事项。”通过多年的努力,该科已经为单位及周边地区培训了一大批治疗牙周病的医务工作者。
点赞
荣誉纷至沓来 收获“忠实粉丝”
采访快结束时,一位女士拎着一袋粽子进来了。“朱医生,这是我上午刚做的粽子,给您和护士们尝尝。”原来,她是朱亚桥的“忠实粉丝”,几年前,她因牙疼在外治疗,却导致牙肉发炎、肿胀、出血,从而出现典型的牙科恐惧症。“还好有朱医生那么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步,而且技术到位,我现在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吃各种美食。”自此,她的牙科恐惧症便神奇地消失了,不仅自己每年来检查口腔,还把家人挨个带来诊治。
“在接待就诊患者时,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朱亚桥提到,自己有一个习惯:治疗前详细向患者解释牙周病发病机理、危害、治疗过程、预防措施及认真的口腔卫生宣教,经与充分患者沟通后,再为其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这样,患者既理解了病情,又懂得了牙周病的预防,从而在治愈的同时提升保健的意识,这才是我们作为医生的初衷。”正因为如此,在2014年惠州市惠城区“最美健康卫士”的评选中,他光荣当选惠城区“最美健康卫士”。
仁心仁术的他赢得荣誉纷至沓来:在第三届广东省牙周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朱亚桥提交的病例报告《牙冠延长术术中设计及术后修复》,在20多份病例报告中脱颖而出,成为三个优秀病例奖之一;在全国牙周专业委员会年会上,朱亚桥作为全国20名专科医生代表之一进行了典型病例报告;2010年至2016年,朱亚桥连续7年受邀参加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及华南国际口腔展典型病例分享;作为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他还多次在全国、省、市牙周年会上作专题演讲。2013年及2016年,朱亚桥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并在临床工作中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SCI一篇。
“成绩属于过去,创新才有未来。”朱亚桥表示,未来,他将带领科室团队持续创新理念与技术,为广大患者送上更优质的口腔保健服务。
王吓勇
专注根管治疗拯救千例“死刑”患牙
人物档案
科室:牙体牙髓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从业时间:12年
从业感言:从事这一行,要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打交道,这不仅考验我们的技术功底是否过硬,还要求医生有主动服务患者的意识。希望在我日后的工作生涯中,钻研开展更高难度的治疗技术的同时,通过推行“361度口腔关爱”服务模式,继续完成“诊前3分钟,诊后6到位,看1个病人交1个朋友”的愿景。
对于饱受牙疼困扰的患者来说,根管治疗并不是个陌生词汇。口腔内的根管细如发丝、奇形怪状,治疗时不仅要将里面的牙髓组织清理干净,还要进行严密的充填,即便有显微镜的辅助,多数医生也难以运斤成风。
而在惠州口腔医院,有这么一位根管治疗大师,于2006年率先在全国地市级医院开展显微根管治疗技术,现已成功拯救上千例被判“死刑”的患牙,他所倡导口腔关爱“361”服务模式更为患者所称道。如今,他不仅一枝独秀,还带出了一支出色的显微根治疗队伍。他就是王吓勇,惠州口腔医院院长助理、牙体牙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现兼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届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惠州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服务
推行“361度口腔关爱”服务模式
“以前在农村要看病特别艰难,所以当初报考的时候想法很单纯,即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需要医生,学好医术既能解决自己的温饱,又能解除他人病痛。”王吓勇回忆说,当时自己被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录取后,歪打正着选了口腔专业,抱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王吓勇这一坚持就是12年。
今年37岁的王吓勇斯文儒雅,然而王吓勇却笑称自己属于“不怕苦不怕累,婆婆妈妈干口内。”原来,和多数临床科室不同的是,口腔科尤其是牙体牙髓科的患者非常多,而且年龄、层次不一,这就意味着王吓勇要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打交道,如何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提供让大家满意的服务,是他常常思考并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来我这看病的基本上都是"人命关天"的。”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疼痛,王吓勇推行了“361度口腔关爱”服务模式,“3”代表诊疗前要有3分钟以上医患沟通时间,“6”代表诊疗后6到位,即诊疗后可能出现的感觉不良反应告知到位,预约复诊时间双方协商确定到位,治疗后注意事项卡发放到位,医生24小时联系卡发放到位,电话随访制度落实到位,特需患者护士陪同到位;“1”代表一次治疗过程,一次感动式体验。此外,他还主动留私人手机号及微信给患者,及时解答患者困惑,推送口腔保健知识。
“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始终是我们的服务理念。”王吓勇通过“诊前3分钟,诊后6到位,看1个病人交1个朋友”制度,收获患者好评不断,实现“服务零投诉,质量零缺陷”。
技术
成功拯救上千例被判“死刑”患牙
更让患者称道的,当属王吓勇那炉火纯青的根管治疗技术。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国际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充填根管、封闭冠部。一颗牙肉眼尚且可见,而牙体内的根管细如发丝,只能借X光片或根尖定位仪等辅助,然而遇上弯曲、细窄、钙化阻塞等复杂根管时,不少专业医生也难以下手。
“王医生让我的牙齿重生了!”一位患者在感谢信中写道,自己曾经在外治疗牙齿,结果过程痛不欲生,效果却并不如预期。“有次吃饭时,我的牙无预兆地又疼起来,持续了好几分钟才缓过劲来。那段时间,我的牙简直成了定时炸弹。”
再三斟酌之后,该患者决定回惠州娘家看牙。“我看到王医生在全国根管治疗大赛中拿过好多奖,而且惠州的朋友也去看过,所以特别放心。”更让其感动的是,得知她不在惠州长住,王吓勇尽量将其治疗时间集中,使其免受舟车劳顿之苦,“也许医术高明的医生不止他一个,但心眼好加技术好的我却是第一次碰到。”
王吓勇的精湛技术不仅备受广大患者认可,在业内也崭露头角,屡获殊荣:2006年率先在全国地市级医院开展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已成功拯救上千例被判“死刑”的患牙;先后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SCI收录1篇;主持省卫生厅及市医学科研项目4项;自2008年以来连续获得5届全国根管治疗技术竞赛大奖,其中2次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09年获得惠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与者),2016年获得惠州市第十四届优秀科学学术论文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2016年应邀担任第六届全国根管治疗技术竞赛评委,是当时全国唯一一位来自地市级医院的评委……
规划
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享受先进技术
罗马非一日建成,王吓勇的成绩亦非一时运气。在惠州口腔医院,王吓勇被领导和同事称为“劳模”,敬业爱岗、以院为家的他,近8年来门诊人次及门诊业务量稳居科室第一。
尽管如此,王吓勇仍坚持把握一切机会为自己充电,他曾在德国、泰国、香港等地学习,并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应用到临床中。2006年,惠州口腔医院率先在全国地级市口腔医院中设立高新技术中心,由专人开展疑难牙髓疾病的显微治疗,在王吓勇的带领下,该科室与国际同步,进入了最先进的显微根管治疗时代。
记不清多少次长时间盯着显微镜操作熬红了双眼,王吓勇终于在显微根管治疗上独挡一面,在钙化根管的疏通及根管异物的取出等疑难根管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毫不吝啬于将经验与同事、同行分享,只一心想着让更多患者能享受到先进技术,多年来,他曾应邀先后在上海、广州、西安、厦门、桂林、珠海、汕头、东莞等地作显微根管治疗城市巡回演讲数十次。
如今,王吓勇不仅一枝独秀,更带出了一支出色的显微根治疗队伍,让惠州口腔医院的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局面,到目前,该院已引入5台手术显微镜,王吓勇表示,未来,他将充分利用医院的先进设备,与大家一起钻研开展更高难度的治疗技术,为本地乃至粤东地区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者送上福音。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周婷婷
新闻推荐
农村危房改造最高补4.5万 惠州市提高农村特困群体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本报讯(记者邱若蓉)市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关于提高补助标准做好农村特困群体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农村特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