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进校园为娃解心结 龙丰街道妇联购买服务,为共联小学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搭建暖心驿站
社工(穿绿马甲者)正与学生聊天。
本报采集(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小学生有没有心理问题?有的。
成绩不好、长得不漂亮缺乏自信、与父母的关系紧张、与同学如何相处等等,都有可能让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家里经济压力大,家长忙于生计,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多。
为了让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今年3月,惠城区龙丰街道妇联通过购买服务,在惠州市共联小学引进社工组织,建立儿童心理咨询辅导室“暖心驿站”,以及“暖心童盟”、“暖心学堂”、“暖心家长联盟”,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建立多个健康成长平台。共联小学是惠城区较早有社工进驻的学校,一个多学期以来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心理咨询室每周三下午开放
近日,共联小学教学楼3楼一个小房间的门打开了,门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暖心驿站”。来自惠州市元点社会工作促进中心的社工林晓超、黄晓燕还没走到小房间,就被学生们跟随围绕了。学生们“姐姐、姐姐”地呼唤着,边走边和她们聊着天。
不大的房间放满了桌椅,还有花朵等装饰,很是温馨。墙上贴着“助人自助、与爱同行”。学生们坐下来后,和两位社工聊了起来。一名女学生诉说自己的学业烦恼,林晓超认真听着,然后给了她一些建议,并约定了下次的见面时间。另一名学生对黄晓燕说,在家和弟弟相处时有了烦恼,不知该怎么处理。得到社工建议后,同学们满意地离开了。
黄晓燕介绍,暖心驿站是共联小学和元点社会工作促进中心共同合作的心理咨询室,每周三下午2点到5点开放,为该校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并开展个案和小组服务,满足这部分儿童的心理疏导和情感陪伴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有哪些心理困境
据了解,目前共联小学共有554名学生。作为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共联小学的留守儿童有50多名,还有328名流动儿童。一些留守儿童处于长期远离父母的状态,家庭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成长中应有的温暖、关爱、生活教育严重缺失,而学校又不具备足够力量去兼顾孩子心理、情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龙丰街道妇联通过购买服务,引进社工,在共联小学建起“暖心驿站”。“暖心驿站”通过“社工+志工”、“社工+志工+社会组织”的方式,社工、学校、家庭三方合作,给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区氛围,构建全面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暖心驿站”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黄晓燕、林晓超发现,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主要呈现4个方面的心理困境:对自己不自信、人际关系处理困难、课业烦恼、离别情绪激烈。
“并非每个学生都遇到这4方面的问题,大多会遇到其中一个或几个。”黄晓燕说,留守儿童在面临离别时,情绪会非常激烈。“不管和谁分别,他们都会难受,甚至会用威胁、非理性的手段,希望逼迫对方留下来。”而流动儿童有可能会因为家长工作的变动而换学校,每到一所新学校,在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就容易出现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小学生既不愿意与家长说,也不愿意与老师讲,但愿意说给社工听,让社工给他们出主意。
林晓超说,有的孩子会趁着课余或活动课时间来找他们,有时他们也会主动找学生聊。如果发现学生遇到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会给予具体专业的心理辅导,更严重的就会转为个案跟进处理。“现在做过具体专业心理辅导的留守儿童有31名,4名转为个案跟进处理。”
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我们不仅仅是心理辅导或心理专业咨询这么简单。”黄晓燕说,他们根据社工的工作手法,搭建了从个案到团队、从学校到家庭、从校内到校外多个平台。除“暖心驿站”外,社工和学校以及共联村委会合作开展了“暖心童盟”、“暖心学堂”、“暖心家长联盟”。
其中,“暖心童盟”以共联小学四(1)班为试点,成立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常规儿童的“童盟军”,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户外拓展挑战赛、夏令营等活动。这样让留守儿童参与到儿童大联盟中,给他们搭建同辈支持网络,建立起校园互助自助平台。
“"暖心学堂"开在共联村综合文化服务站。我们在这里开设了"430课堂"、国学ABC兴趣小区、艺术天地等多元化服务,满足留守儿童对课业辅导、参与社区活动等成长需求。”黄晓燕说,通过这样的方式给留守儿童建立起兴趣文化平台,帮助他们发掘自身优势和潜能,拓宽成长道路,使生活更加多彩。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所以我们还建立了"暖心家长联盟",提升家庭对子女的关注度,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共享到联盟大家庭的温暖。”黄晓燕说,“暖心家长联盟”成立以来,共开展大型家庭、亲子活动3场,辐射到共联小学500多户家庭。“这样,家长能影响家长,家长们也能互相帮助。”黄晓燕说,前不久,有个孩子发烧了,但他的父母正忙于工作,没有办法去接他、照顾他。班上一位学生的家长知道后,放学时就帮忙接回家照顾,这样孩子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体会到温暖。
他们遇到的难题,怎么解决?
学习无人辅导,男孩有压力
小城是共联小学六年级学生,平时和大伯一家在惠州生活,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大伯和伯娘文化程度不高,小城感觉到学习上有压力,成绩跟不上时感觉很烦恼。“我的语文和数学都没学好。”小城很想家里有人能辅导他的作业,在他学习遇到困难时能够帮助他。
解决方案
社工听到小城的倾诉后,首先给小城介绍了同年级的两位朋友。这两位朋友的语文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社工让小城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先请求这两位朋友的帮忙。同时,社工让小城成为暖心学堂的会员。下午放学后,小城可到学校附近的暖心学堂做作业,由志愿者和社工辅导学习。
老和同学打架,女孩越来越孤立
留守儿童小敏老家在安徽,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家出走了,爸爸一个人在共联村附近做工养活一家人。因为爸爸平常为了生活到处奔波,小敏在大伯家生活。
在学校时,小敏不怎么爱讲话。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常常通过拳头来解决。因此,同学不怎么喜欢和小敏接触。渐渐地,小敏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孤单。她觉得自己没有朋友,生活不开心,对什么都无所谓。
解决方案
社工发现,小敏的家庭情况较复杂,她行为背后的心理和家庭有很大关系。“我们和她交流时,她一说起爸爸,就说他死了。”社工说,为了更加了解小敏,他们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小敏的家庭情况,也将小敏作为个案进行辅导。
同时,社工和小敏进一步接触,赢得她的信任,成为她的朋友。他们告诉她,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要通过打人来解决,可以选择其他方法。社工和她的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她的情况。“我们还给她建立了同辈支持网络,先找了几位同学帮助她,然后再扩大到她的前后桌、小组,最终让她融入班级。”
此外,针对小敏的心理状况,社工还联系了专门的心理专家对她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如今,小敏打人的行为基本没有了,也学会了和同学交往,渐渐融入到了集体生活中。
觉得自己不漂亮,缺乏自信心
小慧是一名留守儿童,她多次到暖心驿站,但都不说话,只是看其他同学与社工交谈。社工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小慧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而自己的家庭与其他同学的家庭不一样,没有父母陪在身边,缺乏自信心,不敢与同学玩,就算是见到社工,也不敢说话。
解决方案
了解到情况后,社工主动与小慧沟通,鼓励她多参加学校各种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建立一些人际关系网络,帮助小慧慢慢建立自信。社工还与小慧的家长和老师沟通,让家长能多关心孩子。一段时间后,小慧就能主动地与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家长认为学校管好孩子就可以了,甩手不管
进驻共联小学后,社工发现,在学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而是家长。有不少家长认为学校管好孩子就可以了,自己当“甩手掌柜”,不会反思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不清楚孩子的未来与家教有很大关系。“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关心,是他人无法替代的。”黄晓燕说。
解决方案
建立暖心家长联盟,开展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家长汇报会。以亲子讲座为主,让家长明白与孩子的关系很重要,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无法替代的。家长不能因为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关心。“亲子讲座很有效,在讲座后举行的亲子互动活动中,不少家长请假都来参加,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林晓超说。
孩子有哪些变化?
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相处更加和谐
据了解,共联小学的学生家长,多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有不少是当地洗脚上田的村民,学生家长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不少家长因为经济压力大,忙于工作,没空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情况,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孩子的沟通很少。加上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是不重视孩子的多元艺术教育,造成孩子在心理上有不少困惑。孩子们的困惑不想讲给老师、家长听,但又想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关注,有时就会做出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如一些孩子通过逃课、辱骂等偏激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共联小学负责人曾伟民说,针对一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原来是老师给学生做心理辅导,但一些学生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老师,导致老师对孩子的真实情况难以知晓。社工进驻学校一个多学期以来,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能把心里话告诉社工,社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们出现了不少变化。一些学生有了班级荣誉感和责任感,能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原来打扫卫生比较马虎的学生,现在也会很认真地打扫;同学之间的团队精神增强,能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同学之间相处得更和谐、关系也更密切了;有的学生自信心增强了,不少学生能够积极与家长、老师沟通。曾伟民认为,引入驻校社工这种模式,是对学校教书育人使命的补充、优化和延展,社工可以与老师一起,相辅相成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方莲花 统筹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惠城区推出12类62项措施深化改革 市领导提出要全力以赴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本报讯(记者谢菁菁通讯员陈美君)12月13日下午,惠城区召开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相关议题,研究全区深化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