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优质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 惠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炉

惠州日报 2016-12-22 13:36

“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将构建“六三一”学位供需动态协调机制,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学位需求。这是市麦地小学一年级学生参加开学典礼。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到2020年,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覆盖率达到85%以上。形成2+10+N(2所本科+10所高职+N所研究院)高等教育体系;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到97%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全市所有县(区)的省市一级幼儿园占比达到60%以上;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按照国家标准硬件配置达标率100%…… 《惠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 “《规划》”)日前正式印发。

省市一级以上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结对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幼儿园学位需求将增大。《规划》透露,惠州市将制定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完善幼儿园收费定价机制,支持高层次幼儿园发展,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和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出台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办法,保障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审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同时,《规划》要求,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行为,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建立名优幼儿园帮扶薄弱幼儿园制度,省、市一级以上幼儿园与薄弱幼儿园结对,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等方式,开展人员交流、业务培训等活动。

构建“六三一”学位供需动态协调机制

为提升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将“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并有效落实”纳入县(区)党委、政府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指标范围。构建义务教育“六三一”学位供需动态协调机制,即提前6年预测小一、初一学位需求,提前3年规划学位建设,提前1年落实学位供给。同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拨款标准、学校配置标准、教师队伍配置标准、班额配置标准“四统一”,完善各县(区)教育公共财政保障体系、教育经费财政统筹和一体运行机制。

《规划》透露,“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将优化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试点优质普通高中学校集团化办学,实现高考信息共享,重大教研活动共享,名师资源共享,教师培训共享和高考特色共享,带动面上普通高中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名校效应和效益。结合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尝试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和分学科设立“学考班”“选考班”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探索与新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

加快引进国内外名牌大学与惠州合作办学

“十三五”期间,惠州市职业教育将迎来发展的春天。《规划》提出,惠州市将推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和惠州市技师学院转型升级,申办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暂名)、惠州市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暂名)和惠州市宝山职业技术学院(暂名),支持惠州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并实现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以惠州学院部分专业为基础,新建或引进信息技术、美术、服装设计、建筑工程、动漫制作等专业的小规模精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引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在惠州办学。加快引进国内外名牌综合性大学与惠州合作办学的步伐,引进国内名牌大学与国外名牌大学合作办学落户惠州,推进华南理工大学惠州校区建设。以引进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与国内高校在惠州开办希伯来大学惠州研究生院为先导,加快“惠州研究院城”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来惠州设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开拓惠州高等教育的高端层次。

根据《规划》,支持行业企业独立建设或参与建设职业实训基地,实施现有实训基地升级改造计划。到2020年,重点扶持15个示范性校企合作共同体,建成10个产教协同创新中心或平台。提高“职教新城”建设水平,把“职教新城”建设成为设施先进、机制创新、多元开放的职业教育园区,汇聚职业院校、研发机构、中介服务、创客组织等,促进“产、学、研、创”相互激发,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本报记者张斐

新闻推荐

育龄夫妻明年起不再享受避孕节育奖励

本报讯(记者张斐通讯员刘勇)市卫生计生局、市财政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废止《惠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财政局关于惠州市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