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建成生态景观林带864.4公里 生态景观初见成效,形成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生态景观长廊

惠州日报 2016-11-21 14:26

广惠高速(惠城区水口段)生态景观林带郁郁葱葱。 图片由市林业局提供

“惠州真是美,从高速公路一路开下来,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从江西到惠州的林先生对惠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赞不绝口。

记者了解到,自2012年以来,惠州市已建成生态景观林带864.4公里。目前,广惠、惠河、广河、深汕高速公路惠州段生态景观林带全线基本贯通,生态景观已初见成效。高速公路两旁种植的黄槐、红花紫荆等树种长势喜人,形成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长廊。

规划

全市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4条

据了解,2011年,省政府提出《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意见》,充分发挥林业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展生态文明、促进宜居城乡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中的独特作用。

惠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出台《关于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实施意见》,编制《惠州市生态景观林带规划 (2012-2020)》,为生态景观林带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全市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4条,建设里程800公里,涉及全市7个县(区)。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惠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路段主要有广惠高速、惠河高速、深汕高速、广河高速、潮莞高速、京九铁路、沿海海岸、江河两岸的惠州段。工程建设期为2012~2020年,从2012年开始试点,力争3年初见成效,6年基本成带,9年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成效

4条高速公路惠州段生态景观林带全线基本贯通

该负责人介绍,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主要是在江河沿江两岸、沿海海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采用 “线、点、面”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造林、补植、改造、封育”四种方式,构建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

“线”是指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至50米林带作为主线。“点”是指沿线分布的城镇村居、景区景点、服务区、车站、收费站、互通立交等景观节点。“面”是指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1公里可视范围内的林地纳入建设范围。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以现有的绿化和森林为基础,主要采取4种方式进行。一是在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闲置地、裸露地进行人工造林;二是对疏林地、残次林进行补植套种;三是对已经绿化但景观效果不理想的林分进行改造提升;四是对景观效果较好的林分进行封育管护。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选择生长快、生态功能好的乡土阔叶树种为主,主要有樟树、秋枫、桃花心木、红花紫荆、凤凰木、大叶紫薇等,采用常绿和花色树种搭配方式进行造林绿化。”该负责人介绍,种植5至10行,形成3至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建设连片大色块、多色调森林生态景观,大力增强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和观赏性,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已建成生态景观林带864.4公里。目前,广惠、惠河、广河、深汕高速公路惠州段生态景观林带全线基本贯通,生态景观初见成效。在开花季节到来时,道路两旁鲜花绽放,呈现出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长廊。

本报记者袁畅 通讯员周少亭

新闻推荐

楼市总评榜评选启动

德润花园项目鸟瞰效果图。本报采集深业·喜悦称实景。本报记者卢振侠摄花落又花开,转眼又一年。2015年度惠州地产功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