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齐心协力铸就坚强防线 供电抢修人员连夜抢修、公用事业管理工作人员及时清疏排水井……
昨日上午“海马”登陆前夕,惠城区东江水域合生大桥下游,“红星201船”在避台风的过程中主机突然发生故障,失去动力,急需救援。接到通知后,惠州海事局立即派船前往救援,成功救下船上4名船员。 本报记者戴 建 通讯员李 涛 摄
▲公路养护人员清理倾倒的路树。本报记者戴建 摄
“海马”正面袭击严重影响惠州市,给惠州市带来狂风暴雨。昨日,供电抢修人员连夜展开抢修,已恢复用电用户64826户,一城管队员被网友称作“顶住哥”,公安机关安全转移群众53152人……狂风暴雨中,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铸就了一道防灾减灾的坚强防线。
◎供电 恢复用电用户64826户
惠州供电局于昨日启动防风防汛I级应急响应,部署152支应急抢修队伍共3626名生产人员参与应急响应,43座重要的无人值班变电站恢复为有人值班模式,全力以赴应对强台风天气来袭。
据悉,当日惠州电网累计停电10千伏线路56条,停电台区1849个,停电用户99639户。
随着风力和雨势减弱,该局马不停蹄开展复电工作,累计派出2000余人、369辆应急车辆、14台发电车和8台发电机投入抢修工作。经供电人员全力抢修,昨晚9时恢复线路45条,恢复台区1198个,恢复用电用户64826户。
截至记者发稿时,供电局抢修人员仍在连夜开展抢修工作,预计至今日0时,市区及各县区中心区可全部恢复送电,剩余受影响地区多为较为偏远的农村山林地区,因台风带来的暴雨导致道路受损、山泥滑坡等限制,为抢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供电部门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想尽办法加快抢修进度,争取早日恢复送电。
◎公安 安全转移群众53152人
昨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和“三警”部队加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制定车辆应急分流预案,靠前督导沿海沿江水域、货物集散地、客货运码头、大型企业、重要单位等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各级治安部门、基层派出所坚持“灾情就是命令”,出现灾情、险情立即行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统计,10月20日20时至21日18时,全市公安机关共接涉台风求助警情302宗,共出动警力13103人次、车辆3809辆次,出艇9艘次,清理树木及广告牌等障碍物289次,安全转移群众53152人。
◎城管 3个小时排除广告牌隐患
昨日上午,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队员穿梭于大街小巷。上午7时许,该局西湖执法队队长罗桂明在巡查时,发现滨江西路一广告牌上的梯子摇摇欲坠,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联系市住建局、业主单位到现场共同排除隐患。同时,在交警部门协助下拉起了警戒线,防止行人车辆经过时发生意外。“因为风太大了,消防官兵也无法上去加固。”罗桂明说,最后只能从广告牌底部爬上去,暂时用绳子固定松动的两端,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排除隐患。
截至昨日16时30分,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共排查市区受损户外广告牌335个,其中存在安全隐患46处,已整改38处。共排查临时建(构)筑物70个,其中存在安全隐患15个,已完成整改(清理)15个。
◎交警 加强管控确保交通安全
昨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防风防汛期间,该支队全员上岗,对辖区道路进行全面排查,修复大风吹倒的护栏等。同时,对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和积水等路段加强管控,排查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交通安全。
据悉,为保障道路安全,昨日上午9时40分许,深汕高速惠州段、广惠高速东延线(海湾大桥)、深汕沿海高速惠州段3条高速公路实施临时管制,封闭入口;11时45分,受台风天气影响,市交警部门对惠河高速实行交通管制,泰美站、四角楼站、惠州站、平南站双向入口封闭,出口正常收费。
◎园林 组织40支抢险队伍全面巡查
记者昨日从市园林局获悉,为做好防御台风工作,该局认真检修抢险设备,全员排查、巡查,积极开展防御工作。当日,该局共组织抢险队伍40支共640人、车辆28台、油锯212把。从上午8时开始,组织工作人员对市区进行全面巡查,及时清理倒伏、折断树木,较好保障市区道路畅通。
据统计,截至昨日18时止,市中心城区景区、公园、道路共倒伏树木960多株。该局积极组织抢修受影响的惠州大道、三环路、鹅岭立交桥、金山大桥等市区主要交通要道,恢复正常交通秩序。
◎公用事业 处理易涝积水点17处
昨日,记者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获悉,在台风到来前,该局负责管理的在建44个市政项目工地全部停工停产,全部共1684名施工人员安全撤离。
截至昨日16时,该局已处理易涝积水点17处,清理清疏排水井1200多座,通过视频监控和各单位上报情况汇总,市区暂未发现明显积水现象。受台风影响,巡查发现损坏 “中国结灯饰”218个、园林灯罩266个、灯具97个、配电箱4台、照明专变1台、线路325米,该局正抓紧时间组织抢修。
◎公路 15条国省道干线保持通畅
记者从市公路管理局获悉,昨日10时,该局领导班子分成三组指挥各县区公路部门做好防御台风工作。县区公路局以养护站为单位,17个应急抢险小分队的630名工作人员做好物资储备和机械保障准备工作。
该局组织出动抢险工作人员606人、车辆106台等对路树倒塌路段进行清理工作。截至昨日17时,该局已完成对各公路倒塌路树、竹子的清理,区域内15条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保持通畅,桥梁安全通行。
◎民政 收留117名流浪“三无”人员
“今天上午我们接到市民电话,来到市区新开河桥底、荷兰水乡河边、东平市场、演达立交桥、建银大厦等地,劝导流浪人员,接回露宿人员11名,并为他们简化办理入站手续,站里共有受助人员43名。”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
为确保不发生流浪“三无”人员伤亡事件,全市各级民政救助站加大巡查劝导力度,在台风到来之前临时收留了117名流浪三无人员。
市民政局及时开放应急避护场所,标明转移避险路线,并安排专人负责引导群众。该局还引入社工、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力量协助开展物资发放、生活照料、心理抚慰、需求评估、秩序维护等服务,为转移安置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服务。
◎农技 技术人员及时深入田间地头
市农技推广中心迅速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组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台风过后救灾复产技术指导,力争将此次台风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这次台风受灾主要是水稻和甜玉米。”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雄兵告诉记者,对于倒伏的已基本成熟的水稻,抢晴及时收获;对倒伏的尚处于灌浆乳熟期的水稻,要及时扶正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甜玉米需开沟排水。
◎市住建局 工地有少量围挡损毁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至昨日上午9时,全市640个建筑工地作业人员完成转移,共计83400人,加固塔吊835台、施工梯778台、物料提升机151台。
记者了解到,昨日中午台风登陆后,市住建局立刻派出6个分队前往各个建筑工地现场和燃气企业生产现场排查受灾情况,各县区住建局派出巡查人员检查受灾情况。截至21日16时30分,市直及各县区均没建筑工地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报告,仅接到工地有少量围挡损毁的报告。
精彩花絮
“顶住哥”暖人心
昨日,一位城管队员顶住快被风吹倒的路牌的照片在网上流传,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顶住哥”。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这名“顶住哥”是桥东执法队队员姚锦来。昨日,他在巡查至市区窑头中路时,发现路边一路牌即将倒下,出于本能反应立即往前顶住路牌,后经其余两名队员协助将路牌慢慢放倒,并立即通知其他部门进行处理。
“那个位置正好是转角,我担心突然倒下的路牌会影响到过路的车和行人。”姚锦来说。
统筹 本报记者田铁流
采写 本报记者杨 熠 程秋伊 袁 畅 张 斐 邱若蓉 付巨晗 戴 建
通讯员黎启光 骆其暖 张剑敏 黎凯燕 杨炎林 曾斌戈 李 涛张石坚 李 怡
新闻推荐
宁愿贴钱也不失信于客户 80后林国平12年创业路,遭遇重重困难依然以诚待客
林国平在公司10周年庆典上发表感言。林国平是惠城区马安镇新乐村人,大学毕业后,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下定决心选择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