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话西来 □牟国志

惠州日报 2016-08-07 16:53

惠东白盆珠镇有一道由南往北而又急转朝东的起伏山脉,犹如一只蓦然回首的雄狮,千年古刹西来庵就坐落在山脉尽头的狮子岭上,阅尽了千年的人间万象。

沿着斑驳的石阶拾级而上,渐渐地感到整个身心便融入一种肃穆庄重的氛围之中。纵目四顾,只见古刹周围层峦叠嶂,古木森森,钟灵毓秀,青翠欲滴……寺院旁怪石嶙峋,一股清泉从山涧飞落,潺潺而去。步入古刹,但见香烟萦绕,烛光摇曳,耳听木鱼声声,梵乐袅袅,僧尼们抑扬顿挫的诵经声,把香客游人们带进了一个净化心灵的佛地禅天。

古刹的建筑别具一格,两块巨石崖中凸起,如飞来穹檐,成了大殿之顶,其雄伟的佛殿顺山势而建,浑然一体,气势非凡,其独运之匠心不能不令人额手称颂。佛殿白墙绿瓦,雕梁画栋,禅房错落,回廊环绕,显得古朴而典雅。

在佛殿的香炉前,有两位游客在谈论古刹的名称。一位说,西来之庵,一定是从西天而来吧?一位说,是呀,西天就是极乐世界、一片净土,这个古刹应该就是从那个佛教的发祥地而来吧。与我同来的一位对佛教颇有研究的朋友说,西来庵是西来法系所属,源于印度,汉传佛教主流为菩萨乘佛教西来庵,是西来法系的一个分支,寺名得名于菩萨乘佛教达摩祖师西来,他曾到过中国,曾赞叹“东土汉地,好一派大乘气象!”自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后,西来法系佛地开始在我国各地建立。其实,最早知道“西来庵”三字,是笔者年轻时从史籍中看到的。那是讲述日本占领台湾时发生的最大的武装抗日事件,名曰“西来庵事件”,就在台南的西来庵发生。而在我国各地,有西来庵十余座,而叫西来寺、西来庙的就更多了,可见西来法系佛地,在我国曾经是大行其道的。

来到佛殿大门外,只见门额上有“西来古刹”几个苍劲的大字,门两边是一副对联:“灵岩分鹫岭,宝气毓狮台。”殿联则是:“万壑赴西岩,菩萨飞来,山青水绿俱千古;五峰朝佛殿,烟云缭绕,鸟语花香别一天。”这楹联,点明了西来古刹有“菩萨飞来”的传说。

这个飞来的菩萨,指的是北宋嘉?年间从安徽青阳九华寺而来的点尘无禅师。据传说,点尘无禅师跋涉到此后,见这里灵山胜水,宛若仙境,大喜过望,便在此潜心修行,普度众生。后来,禅师发动当地村民及信众修筑上山道路,并在两块巨石下面修建了3间石屋作为佛祖殿。大殿完工后不久,禅师在巨石下的仙人洞圆寂,其肉身不腐,面颜无异,“令信众惊异,广为传告之”。相传点尘无禅师留下一首诗,诗云:“仙洞巨石气势雄,静观万物妙无穷。飞来磐石天然盖,古寺神奇造化功。”

光阴如白驹过隙,千年沧桑岁月,惠州很多寺院都毁于风雨之中,而西来古刹却一脉尚存,两位高僧功不可没。他们一位是寄水和尚,另一位是仕开禅师。

据史料记载,寄水和尚是明朝末年人。他担任西来古刹的主持后,以独到的发展眼光,决定禅农并举,奠定西来古刹的百年大业。他广招门徒,延展香火,雇请农工,开山造田。两年多的时间,造田20多亩。此时,当地有位官员告老还乡,将自己的大部分田地变卖,得白银30多两,全部捐给西来古刹。寄水将捐来的白银又买田地40多亩。这时西来古刹有田70多亩,由于人力不足,自耕20多亩,其余全部出租。这样,每年租谷的收入就有4万多斤,加上水果、木材、茶叶和信徒的捐赠,西来古刹的经济支柱已经相当牢固了,这在明末时期的山区可谓难得。明清两朝,惠州众多寺院大多毁于一旦,而西来古刹却得以留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寄水和尚的功劳。

至于仕开禅师,他出生于辛亥革命前三年,自幼聪颖过人,9岁在西来古刹剃度出家,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众僧中的翘楚。1941年,他在众僧的拥戴下担任主持。时值抗战时期,连年战祸使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寺院也香火不旺、收入锐减。仕开禅师带领僧侣们艰苦度日,常常仅以“一瓢饮一团粄果腹”。但西来僧侣们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筹集了两万多斤粮食送给抗日游击队,使得西来古刹一度成为东江纵队的活动所在地之一。到了“文革”期间,西来古刹再一次遭遇浩劫,佛殿、房舍几乎全毁。1988年,已八十高龄的仕开禅师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西来古刹得以重建。如今,古刹的正殿仍在磐石之下,左边供奉观世音菩萨,右边供奉西来达摩始祖。正殿的前方是主殿大雄宝殿,供奉的是弥勒佛,侧殿则供奉其他佛祖。古刹左边是主持及其他僧人的厢房,右边为佛教理事机构和古刹历史文物展厅,古刹的左上方为斋堂,斋堂二楼可为过夜信众提供住宿。

站在西来古刹的佛殿前极目远眺,只见众山逶迤,气象万千,远处的白盆珠水库像一块碧玉,镶嵌在丘陵之中。过去,到西来古刹,只能从水库坐船,才能到达深山中的寺院,现在,一条蜿蜒的水泥路从省道S356线延伸过来,可以直达狮子岭下。惠东县人民政府正积极将西来古刹打造成闻名遐迩的宗教福地和旅游胜地,“每年的正月、二月,远道而来的香客和游人将小小山寺挤得水泄不通”的场景将成为一道日常的景观。

新闻推荐

无私做公益 善爱三代行 董筱兰11年如一日坚持做公益带动家人齐行善

董筱兰(中)经常带领儿子、儿媳一起做公益。本报记者钟畅新摄惠东巽寮十里银滩日前迎来数十位老人和志愿者,一位80多岁的老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