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抓把稻谷 一看就知啥品种 区唯一农民身份的拔尖人才黄月良带动上千农民种水稻并解决销路问题
农户将水稻送到黄月良(右一)的合作社进行烘干。
沙田镇东明村,距离沈海高速公路沙田出入口不远,几座数米高的粮仓伫立在田间,黄月良正在打理着烘干的稻谷,工人把谷子搬到仓库里储藏。
在沙田乃至惠阳的种粮农民中,黄月良是一个低调的名人,他的事迹尚未在媒体上报道过,但他经常帮农户收购稻谷,解决粮食的销路问题。从事种粮、加工粮食23年的他,只要拿起稻谷看一看,数十种水稻品种名称脱口而出,品质好坏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台风来前加班为农户烘干稻谷
进入7月下旬,惠阳的水稻基本收割完成,不过还是有一些较晚收割的水稻。在台风“妮妲”来到前的三四天,尚未收割水稻的农民忙着抢收水稻,这些抢收的水稻大多送到了黄月良的金稻田水稻专业合作社烘干。
8月1日,在台风“妮妲”登陆之前,东明村的村民早早就回到家里了,静静等待台风。金稻田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人没能闲着,一辆辆载满了湿稻谷的货车,将稻谷运到烘干机前进行烘干处理。当天晚上,金稻田水稻专业合作社灯火通明,黄月良和几名工人仍然在忙着,为的是把农民当天送来的稻谷全部烘干。
“按照传统,刚收割好的稻谷,马上就要在太阳下晒,要是没有晒掉水分,放一夜就会发芽长霉菌,就不能吃了,最多做饲料。”黄月良说,现在农村晒谷场少了,收割稻子又是天气不稳定的时节,尤其是对种粮大户来说,烘干稻谷是最经济便捷的方式。
烘干稻谷的利润很低,一台烘干机却要20多万元,对于农民而言,性价比太低。黄月良说,烘干机每年使用的时间在7月、8月和12月,是早、中、晚造水稻的收成时间,加起来大概一个月左右,其他时间只能放着,不能产生效益。
为了支持黄月良服务农民,惠阳区农业局、市农机局先后帮扶了他两台烘干机,加上他自己购买的一台,金稻田水稻专业合作社共有3台烘干机,每天满负荷运作可烘干六七十吨湿稻谷。除了惠阳区的种粮大户,距离沙田较近的惠东、大亚湾等农户,也会将粮食运来加工。
熟悉水稻种植加工获评拔尖人才
从塑料袋中抓一把稻谷,在手上均一下,观察稻谷的长短粗细,黄月良就能分辨出稻谷的品种。今年41岁的黄月良,与水稻打交道有23个年头,对水稻加工、水稻品种十分熟悉。正因为如此,他在2014年被评选为惠阳区第四批区管拔尖人才,是20名拔尖人才中唯一农民身份的人。
黄月良是土生土长的沙田东明人,父亲是当年沙田粮所的职工,在1994年,他父亲承包了粮所的经营部,黄月良就是从那个时候接触水稻加工的,从此一直与粮食打交道。“当时也会收购农民送来的粮食,品种、质量不一,每一车粮食都要进行品鉴,才能确定收购的价钱。”黄月良说,辨别粮食品种及好坏,也是逐年累月修炼出来。现在抓起一把谷子,他就能头头是道地说出水稻品种等。
“农民很辛苦,尤其是种粮食的农民,辛苦耕作三四个月,一亩水稻的利润只有100来块钱。”在金稻田水稻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黄月良深深吸了一口烟说。
他牵头成立的金稻田水稻专业合作社,拥有50名社员,种植了3000亩水稻,分布在惠阳、惠城芦洲、惠东阿婆角、大亚湾等地,带动了1000多名农民种植水稻。每年,他可以烘干、加工水稻1600多吨,但是,米价一直不高,每卖100元大米,利润大多只有两三元。
为了增加种粮农户的收入,黄月良没有把大米卖给批发商,而是直接供给零售商,减少中间环节,这样米价可以稍微提高点,零售商也可以卖便宜点,市民也能受惠。“大米主要销往惠阳周边,如惠东、深圳等地。”黄月良说。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尉宏
新闻推荐
352名校车司机无人吸毒 惠东通过尿检筛查校车及公交车司机“毒驾”情况 创建平安惠州
校车司机在现场签名登记并接受尿检。本报记者付巨晗通讯员罗汉波摄今年6月起,惠东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交警大队联合对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