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应融入“家”元素 专访惠州理工学校校长崔志强

惠州日报 2016-07-04 18:15

本报采集

当今企业对于极具专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很大,为迎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惠州理工学校自创办伊始,就以培养高技能的理工类技能人才为目标和宗旨,从专业设置、教学管理等多层面努力,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粤东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中唯一的一所理工学校。日前,记者走进该校,专访该校校长崔志强,以期通过面对面的对话了解该校的独特教学。

教学不需大而全,只求精与细

记者:崔校您好,看您办公室墙上挂着“业道酬精”四个大字,请问您对此是怎么理解的?惠州理工学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体现业道酬精的?

崔志强:在我看来,“业”可以理解为专业,也可以理解为职业、技能和事业。“业道酬精”强调的是精和细,凡事做精做细了就容易成功。这与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细铸造品质”是相符的。

汽车运用与维修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个环节都要牢牢把握。既要了解汽车的构造原理,又要懂得汽车的维护保养,要求老师分拆各个子系统进行精细教学,不需大而全,只求精与细。

当然,“业道酬精”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体现在学生的人格、道德、文体、人际交往等方面,我们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要做到“精细”。

“专业+职业+企业”模式传授真技能

记者: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在办学模式上,学校采取了何种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崔志强:在办学模式上,我们学校采用独特的“专业+职业+企业”培养训练模式,使学生能学到真技能,掌握真本领。

专业主要指的是学什么,而职业更多考虑的是做什么,能实现专业和职业的对接当然最好,但我们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先让学生就业,随后再来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也会采取“跨界”模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拓宽他们的就业面。例如会计专业除了学习会计知识,还安排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汽修专业安排了汽车营销、汽车美容店经营、保险理赔等方面的课程。

我们希望培养多能型人才,这个“能”不单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更多的是综合能力方面的培养。

聘请行业专家指导专业教学与专业规划

记者: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校企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有哪些创新做法?

崔志强:学校地处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这里是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云集,如SONY、海格、三星、LG、华阳、富绅、德赛等,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学校开门办学,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包括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授课,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学校专家委员会成员,共同指导学校专业教学和专业发展规划等工作。

当中,不少企业也为我们的学生量身定制了特色教学班,例如惠州市诺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就赞助冠名了我们学校的“诺坚班”。今后将会有更多专业成立有专业特色冠名班。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运作,我们也会组织学生到企业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感受企业文化。

我认为校企合作,除了学校和企业,还应融入“家”元素,形成“学校+企业+家庭”的培养模式。就像家长陪同学生过来一同报名的时候,我们都会跟家长详细解说“冠名班”的情况,使学生和家长提前认识专业、职业和就业的前景。毕竟学生的学习、就业,需要学校、企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陈可可

新闻推荐

惠州教育“均衡兵法”叫响全国 大手笔投入发展教育事业;制定“两持平一鼓励”消除城乡教师待遇差距;全面实施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

2010年9月,惠州市承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2014年,惠州市成为全省第4个100%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