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园两屋一箱”德育基地成独特风景 惠阳区第三中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优秀成为习惯
惠阳区第三中学大门。
惠阳区第三中学校园。
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学校荣誉栏。
▲和园。
▲明园。
学生排队借书。
课堂学习。
初入惠阳区第三中学,这个面积并不大的学校显得平凡而不起眼,然而,细细观察却发现,校园里处处是独特的育人风景,让人印象格外深刻:大树下的石头文化、操场边的诚信水箱、楼梯下的凤凰书屋、角落里的谈心园……正如这里的学生,出身平凡却品行俱佳,颇受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
多年来,该校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优秀成为习惯”的办学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不断打造高效课堂;以 “两园两屋一箱”为基地,以“三育一访”为主线大力推进德育教育,全力打造“和谐、民主、平安、质量、特色、创新”校园。
镜头
谈心园里师生边喝茶边聊天
惠阳区第三中学教学楼背后的两边偏僻角落,分别以石栏围成了一个小园子,名为“明园”与“和园”,里面各立有一张圆形石桌和六张石板凳。这是学生与老师喝茶、谈心的地方,也是这个校园里一道寻常而又独特的风景。而去年刚入学的小杨,曾经是园子里的“常客”。
去年入学的小杨,很快便与谈心园结下了不解之缘。原来,刚来到学校时,这个活泼开朗的小男孩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除了比同龄男生稍高一些。然而,相处一段时间后,老师和同学发现了他的小毛病:性格冲动,一言不合就翻脸,轻则大吵大闹,重则拳脚相向,尤其是受到刺激时,理智基本不受控制,平时情绪起伏波动也很大,久而久之,同学都开始“敬而远之”。有个别调皮的孩子却格外喜欢“激将”,他也因此十分恼怒,有一次还与另一同学小梁当场在班里打起来了。
很快,小杨的班主任冯老师把他请到了谈心园之一的明园,希望能倾听他的故事,帮他走出心理误区。“第一次去到明园,他显得有些紧张和尴尬,我不动声色,泡了一壶清茶,耐心地等他开口。”冯老师回忆道,那天,小杨一直不出声,于是便和他聊起了家常,一壶茶的时间后,小杨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冯老师渐渐从小杨口中得知,他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所以习惯唯我独尊,觉得大家都应该对他好,甚至让着他。然而,在学校里他却发现,与人的相处并不如他预想的,于是他常常恼怒,急于发泄自己的不满。
“围桌而坐,对饮而尽,这种在喝茶中谈心的氛围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平等,也更能让他们打开心扉。”冯老师提到,后来,小杨的茶喝得少了,话却多了许多。他还主动告诉老师,那天与小梁打架的来龙去脉:“他先骂我妈妈,我警告他不要再骂,然后他又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后来我就出手打了他。”
听罢,冯老师并没有立即批评小杨,而是先让他看看明园的涵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随后,他自己陷入了沉思,再次抬头面对我时,便坦诚地认错了,他说自己再有理也不能出手打人,并决心以后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出现类似的矛盾应主动化解而不应激化矛盾。”
最后,冯老师以一句“茶喝多了有点饿,早点回家吃饭吧!”巧妙地结束了当天的谈话,小杨吐吐舌头,笑着回去了。后来,小杨时常主动约老师在明园聊天谈心,如今,他的情绪也控制得越来越好,还学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大家都说他变了个人。
特色
“两园两屋一箱”润物细无声
据了解,谈心园只是惠阳区第三中学特色校园文化的缩影。该校校长叶碧雄告诉记者,2007年,该校以德育为抓手,打造了“两园两屋一箱”的德育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中,“两园”是利用校园内的两个僻静角落,改造成了被命名为“和园”与“明园”的师生谈心园,来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疏解学业压力。平日里,老师会在这里泡上一壶清茶,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为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等方面的问题。
“两屋”则是指“紫薇书屋”与“凤凰书屋”,是学生们的“文化粮仓”,位于教学楼楼梯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叶碧雄介绍说,为让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明白 “读书好”,并且“好读书”,该校也通过打造书屋让大家“读好书”,里面的书籍门类包罗万象,从《格列佛游记》到《汶川来的哥们》,从 《图说丝绸之路》到《趣味地球化学》等应有尽有,每逢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这两个小小的书屋外都会排起长龙,来看书、借书的学生络绎不绝,自觉阅读的习惯也在逐渐养成。
“一箱”则是该校操场边设置的一个无人售卖的水箱,叫“诚信水箱”,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习惯。记者留意到,课间不少学生都在此买水喝,尽管无人售卖,同学们都是先往旁边的投币箱塞一元钱,再开箱门拿水,整个过程十分自然,丝毫没有纠结和踌躇。这恰恰从侧面反映出,诚信文化已深入到学生心中,讲诚信也就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此外,该校的“文化长廊”、“石头文化”也对学生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一进校门,就能看到两幅雅致质朴的浮雕,一幅主题为“勤”,一幅主题为 “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生实现梦想,创造美好未来,必须要勤奋。”叶碧雄解释,“而"义"字,更强调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诚实友善的精神,这是打造优良品质的基础。”
该校的“石头文化”则特别受新生喜爱。叶碧雄告诉记者,校园里每一棵树下,都放置有一块刻有字的石头,比如“诚”、“思”、“忠”、“德”、“义”等。当问起这些文字的寓意时,有学生如数家珍:“这棵修剪得造型特别好看,放的是"德"字,意思就是以德为美;这棵老树根粗叶茂,放的是"忠"字,代表做人要忠诚、忠厚,从一而终……”叶碧雄表示,未来,他们将培养一批小小解说员,为每年入学的新生讲解“石头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洗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创新
高效课堂实现“六个转变”
教学是一所学校的核心,自1980年建校以来,惠阳区第三中学就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阵地,不断探索研究更高效的教学方式。2014年,该校通过借鉴外校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开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模式,实现了“六个转变”,即从“教知识”到“教发展”的转变;从“讲授成功”到“学习成功”的转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从“重知识”到“重情知”的转变;从“统一要求”到“区别对待”的转变;从“重记忆”到“重思维”的转变。
据叶碧雄介绍,小组学习模式基本应用于各个学科,主要注重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课堂检测,做到“求实、求精、求索、求创新”,通过以学生讨论为主、以老师点拨为辅的创新形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了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
对此,该校还特别总结了三点新的体会。一是要抓好教师的备课和授课。该校特别成立年级学科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教师先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再进行内容与教法设计,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各科任老师再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与方法。教师授课要“活”,语言要条理、清晰、生动、幽默、有激情,肢体语言要丰富、合理,表情要阳光、感情要充沛,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活跃思维、增进情感。
二是班级长期进行分小组学习。每个班级里,6~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搭配要科学、合理,根据他们的性格、各学科知识水平等进行组建,做到以强带弱、以好带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充分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有效地发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充分用好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精心备课时设计出来的,难易程度适中,针对性强,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探究和教师的点拨、课堂检测,及时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知识技能,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然后布置适当的练习和作业来巩固和提升学习效果。
“这种学习教学模式的效果十分显著,成功实现低进高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叶碧雄提到,“去年我们有两个班,学生基础基本一致,但其中一个老师一时没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以自己讲为主,学生自主探究时间少,最终这个班的平均分比另一个班低近20分。”
延伸
关注学生日常,培养优秀习惯
叶碧雄表示,中学是形成人生习惯的关键时期,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此,该校不只是把教育焦点停留在课堂上,更延伸到课外,甚至校外。
据了解,目前惠阳区第三中学共有900多名学生,其中300名多是住宿生,而另外三分之二有很多时间都在家里。为了更加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增进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该校一直推行集体家访,由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多次家访,每学期至少两次。
“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和对学生一样,都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们希望在一次次家访中和家长形成共识:无论孩子眼下优秀与否,也不管他将来能否成长我们期待的模样,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有责任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人。”叶碧雄表示,尤其是部分特殊的孩子也许更需要精心的呵护,而家访可以让老师深入了解其成长环境,从而与家长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唤醒,唤醒沉睡在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让善心与善行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在叶碧雄看来,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而中学则是培养优秀习惯的重要阶段。“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优秀成为习惯,为什么强调习惯?我常常给学生们举这样一个真实例子。”叶碧雄说,他有一个同学曾经是长跑运动员,本科毕业的他在银行面试中成功PK了众多硕博,只因面试者看中他的长跑习惯,因为这个习惯也象征着他坚韧过人的毅力。
叶碧雄表示:“良好的习惯很多时候就是在为成功打基础,为此,我们也制定了12条习惯养成准则,希望学生能受益一生。”
与此同时,惠阳区第三中学非常重视安全教育,通过请志愿者打捞队、消防、公安等进校园宣教,以及日常的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课与演练等,将安全教育深化到学生意识当中。
多措并举的特色教育结出硕果累累,近年来,该校先后被评为:淡水街道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淡水街道教学质量优胜奖、淡水先进基层党组织、惠阳区首批德育特色学校、惠阳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惠阳区无毒校园、惠州市示范家长学校、惠州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惠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惠州市依法办学示范校。如今,该校正扬帆起航,向着“和谐、民主、平安、质量、特色、创新”校园大步前进!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周婷婷 通讯员叶其甫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郭亮平 摄
新闻推荐
全力服务伯恩光学 造就“供电第一所” 惠阳秋长供电所遵循“诚信服务、和谐创新”企业理念
配电班成员定期开展测温,防止设备出现发热等情况。秋长供电所营业厅开展微笑服务,让用户享受更贴心的服务。▲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