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德育教学促学生全面发展 惠台学校建校十年硕果丰,“六同”教育升内涵
2014惠城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为自己呐喊助威。
学子晨读。
惠州市肯恩化妆品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子贵先生为学生颁奖。
元旦文艺演出。
惠台学校所获部分荣誉牌匾。
学生在“快乐三三三”课堂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背景音乐的伴随下,学生们正在进行着手语操,随后,他们又开始练习武术操、跑操……待一整套体系的健身运动完成后,整整齐齐地列队返回教室。这是记者日前在惠台学校采访时所看到的一幕。据悉,那是学生们在阳光大课间锻炼身心,该校“六同”教育的“同跳健康绳”也属于其中一个项目。
以活动为载体,生发“六同”教育
创办于2006年9月的惠台学校内有一颗“同根树”,象征着惠州与台湾新竹的友好关系,也孕育着惠台学校的“根文化”。在该校校长刘裕平看来,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是教育的根,而教育,应以德育为首。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只有把根基打好了,才能发展得枝繁叶茂。就如该校的德育教育一般,以活动为载体,生发出了“六同”教育。
何为“六同”教育?刘裕平向记者介绍,“六同教育”包括同唱感恩歌、同奏快乐曲、同跳健康绳、同写工整字、同读圣贤书、同创人文园。其中,同唱感恩歌在于让学生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所以我们学校在全校学生中以同唱感恩歌《感恩的心》,励志歌《我真的很不错》,台商会歌《爱拼才会赢》为切入点,分阶段集中开展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如"感亲恩"主题班会,"爸爸妈妈,您辛苦啦"、"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等系列亲子活动,让学生做到"知恩、感恩、报恩"知行统一。”刘裕平告诉记者,同奏快乐曲是该校才艺教育的精华!该校尊重亲师生的意见,开设体育性、音乐性、美术性及学术性的社团或兴趣小组,目的不在训练专业的音乐、美术或体育选手,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美化学生的心灵,涵化学生的气质。“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期望透过各式才艺活动,开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增长鉴赏艺文的能力。”刘裕平透露,全校学生都能用口风琴吹奏《爱拼才会赢》等曲目。
开展系列阳光运动,学校变“动感地带”
“每天锻炼一小时”,该校通过一系列阳光体育运动让校园的每一处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动感地带”。如:大课间活动中,七、八年级学生或做课间操或跳绳、踢毽子,同时,九年级学生进行跑操训练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该校还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健美操队等,每周固定时间,让学生们分班开展跳绳、踢毽子等社团活动,运动的时尚已蔚然成风。
为规范学生日常常规,该校要求学生将作业字体书写工整,版面整洁。“这么做,不是为了多培养一些未来的书法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并将它转化为习惯,书写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生活的习惯。”该校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校语文科组还利用午读时间,开展全校性 “同写工整字”活动,并且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优秀书法作品展”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读圣贤书”是该校“创建学习型校园,造就知识型师生”若干举措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项。据了解,目前,该校专门开设阅读课,每周星期二由语文科组组织各班自行阅读名著、《中华活页》等,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各班学生还主动将自己喜欢的书拿来与班上同学分享,自主设立“图书角”,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据介绍,本学期开始,该校进一步拓展”同读圣贤书“的活动形式,在大课间时间,专门开辟了“诵读”大课间,通过学生领读、集体背诵,再次让学生感受到经典国学的博大精深。
糅合台湾人文特色,活化校园生活情趣
值得一提的是,为活化学生的校园生活乐趣,该校糅合了惠州与台湾的人文特色,奠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调,体现在“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特色上:首先,重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并逐渐形成和丰富了独特的“四礼”:欢迎礼、见面礼、上课礼、进门礼;其次,重视开展国学教育。该校特别规划国学长廊,以《弟子规》、《三字经》、《论语》为主要内容,通过听、说、读、写、比等多样方式把国学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中,内化到行动中,陶冶情操,激发兴趣,为学习其他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将“永续、生态、环保、健康”的环境教育概念融入正式及非正式课程中,教导学生如何良性地与环境互动,进而涵养学生“敬天地,尊人事”的人文情怀。
该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六同教育是该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特色,是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节点,然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联动、全员重视。总之,该校通过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铸就了“乐学、善思、厚德、笃行”的校风,保证了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快乐三三三”教学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009年,惠台学校中考实现开门红。连续七年,该校中考排名一直名列前茅。究其原因,与该校的特色教学不无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快乐教学
都说快乐学习是成功的法则,该校积极推行“快乐三三三”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开展快乐教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快乐三三三”课堂教学是在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下,先后学习和借鉴了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的成功经验,经过全校老师的教学实践探索而形成的一种生本课堂模式。
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老师在讲台上讲授,而是将教师变成一个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角色回归到他真正的身份——— 学习者和学习的主体。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快乐学习而设计的教育体系。
“快乐三三三”教育内涵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快乐三三三”课堂教育内涵丰富,包括三步骤:预习、展示、反馈;三境界:自己学、合作学、自己讲;三教法:对教、群教、师教;三层次:A拔尖、B优秀、C待优;三类型:新授、复习、验收;三互动:组内互动、异组互动、师生互动;三方面:小组创建、小组活动、小组评价;三突出:突出学生、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以及三转变: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 “压抑”为“快乐”,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课堂基本教学环节则包括了前置性学习、制定学习目标、自学、小组交流、展示、评价以及课堂反馈(延伸拓展)。即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了解学习内容。一般是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形式不固定,较为灵活。通过前置学习,鼓励学生先学;然后,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前置预习情况,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每个同学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结合老师给出的相关探究问题进行自学;随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并进行展示;各小组自由评价其他小组的展示情况;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本节课的学习心得,学到了些什么等。
刘裕平告诉记者,学校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通过以强代弱来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水平。教学中将学生分组,每组8(改为6)人,每个组别内优秀学生、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以及学困生都有,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
各项竞技830人获奖 近七年来载誉满满
在师资配备及团队建设方面,该校提出“内涵为上”的师资培养理念,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的跳板,通过听课、评课、专业进修、参加教育教学竞技等多种渠道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近三年来,该校师生在参加全国、省、市、区各项竞技中有830人次获奖。同时,多次出色承办惠州市台商投资协会周年庆典,承办惠州市校园文化现场会、惠城区教育系统 “三廉教育”工作现场会等,2011年圆满完成惠州市和台湾新竹市缔结友好城市植树纪念活动。获得多项荣誉:2008年市绿色学校、市安全文明校园、区安全文明校园;2009年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区师德先进单位、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进步奖、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获三等奖 (代表惠城区教育系统);2010年广东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体系A级贯标认证单位、区巾帼文明岗、唯一代表惠城区教育局党委参加惠城区“学习党史党章知识竞赛”获团体二等奖;2011年被认定为惠城区第一批“德育示范学校”、区“党务公开”示范点、区首届“春蕾”文化艺术展演比赛中学组舞蹈类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区庆祝建党90周年“移动杯”教师合唱比赛二等奖、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化学校”;2012年市教育优质服务先进学校、市德育示范学校、区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区巾帼文明岗、区师德先进集体、区“廉洁惠城”建设示范校等。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陈可可 通讯员徐婉莹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郭亮平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菁菁郑国瑞通讯员王晓?)日前,惠城区科工信局联合惠城区高新园管委会举办税务政策专题讲座,邀请惠城区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