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围墙全穿“新衣”文明宣传各显特色 惠城实现“线上+线下”文明城市宣传全覆盖

惠州日报 2016-07-20 17:30

▲江北三新农贸市场大门两边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北文昌社区江畔花园的宣传栏。

▲芦洲镇的文明宣传很有乡土气息。

▲江南街道的文明宣传很有古典范儿。

文明从细节体现。惠城区从一块块文明提示牌做起,把文明理念融入市民心田,从一幅幅图画做起,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传递给每个市民,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市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广告牌美化市容市貌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市区的绿地花丛间随处可见醒目的文明宣传牌,提醒市民爱护花草、不要乱扔垃圾、不要践踏绿地。“有时候看到公园里漂亮的花朵,小朋友就想摘下来玩,我就会指着旁边的宣传牌教育小孩,不能乱采摘,要做个文明的小孩,爱护大自然。”市民朱静红女士说,她发现近年来惠州的大街小巷、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文明宣传标语越来越多,潜移默化中她也改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穿梭在惠城区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不少曾经斑驳灰暗的工地围墙或老旧的社区围墙也已被一幅幅色彩艳丽、图画精美的公益广告所代替。这些公益广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弘扬着道德情怀、传递着文明理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日前,记者从惠城区政府行驶到麦地东路,再到三环路,一路上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幅海报、广告牌以及主题文化墙。在桥西街道就有一面百米长的宣传栏,被新一轮的公益广告装饰一新,格外显眼,市民从这里经过,都不免多看几眼;在鹅岭西路的一个工地围挡上,挂着色彩鲜艳的龙门农民画,使得工地周边顿时变得生动活泼,路过行人也纷纷驻足观看。

“这些公益广告不仅传递了正能量,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学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靓丽多彩的公益广告牌也美化了市容市貌,让人赏心悦目。”市民林小姐说。

“环境改变人,这样处处充满正能量的大环境,会让人的素质也一点一点提高。”退休老教师张志忠感叹地说。

打造一批核心价值观示范点

为让市民更易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将之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今年以来,惠城区创新性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为主要内容,深入挖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惠州本土文化、客家谚语、贤良故事,结合场景实际,在社区、学校打造一批档次高、有品位、固态化的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如在新联社区打造了以“家”文化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示范住宅小区、在十一小金榜分校打造了“校园里的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等,东湖社区、金湖社区、文昌社区、上湖塘社区、麦地社区等5个核心价值观示范住宅小区正在加紧打造推进中。

为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惠城区还制作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挂图,并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村镇、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发放,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融入市民生活。

形成学好人做好人风尚

“我们指导每个镇 (街道)结合当地实际,向 "一镇一街一特色"这个方向走,让市民每到一处看到不同风格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公益广告。”惠城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说,比如芦洲的海报就做得很有乡土气息,江南的就很有古典范儿,典雅精致。

此外,惠城区在各政府网站、媒体更新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利用辖区1000多台楼宇电视、广告机不间断播放核心价值观和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在每个社区设立宣传栏、善行义举榜;在小金口、汝湖、三栋潮莞、白云前等高速出入口制作大型立柱广告,在主干道临街墙体显眼位置、综合市场门口制作大型户外广告等,让核心价值观宣传成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惠城区还举办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多种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在全区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争做道德模范,学好人、做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

本组文/图 (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郑国瑞谢菁菁 通讯员陈美君 刘晓莉 车玲

新闻推荐

上半年刚需户型独领风骚 90~150㎡紧凑户型占惠城仲恺总成交量超8成

紧凑实用的中等户型尤其受刚需族欢迎。本报记者刘炜炜摄上半年,中洲·天御主推93~138平方米刚需户型,销售强劲,摘得上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