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工业4.0时代“智造”模式 德赛西威心无旁骛抓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聚焦主业发展
德赛西威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一个平台让“全球连线”走进现实,多个系统让工厂开启“智造”模式……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推动两化融合,聚焦主业发展。随着工业4.0建设的逐步深入,一些曾经看似遥远的梦想,变得清晰可触。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实时查看智能工厂的生产情况。”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为记者如此描述:随着大数据及时采集、定期分类,以及全追溯系统的建设,让全球连线成为可能。
一直以来大手笔投入自动化设备
中国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参与工业4.0?如何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转型升级,获得长远发展?又如何在立足本地同时,增强国际竞争优势?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中国制造商面前的问题。
对此,汽车电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德赛西威通过自身成长经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中国制造企业只有与国际最前沿标准接轨,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满足客户的期待和要求,才能把挑战变成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伴随30年中国制造业共同成长的德赛西威,早已意识到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人口红利日渐消失,“招工难”问题不断凸显,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如不尽快做好准备转型升级,将难保企业的基业长青。
为此,德赛西威自2010年起,大力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和智能工厂的升级。为提高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所配套的高清摄像头的产出效率,德赛西威上马了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只需要极少员工负责上料,可完成LENS点胶、LENS装配、PCBA烧录等工作,目前生产效率提高了100%。
资料显示,过去5年,德赛西威一直保持对自动化设备的大手笔投入,如自动贴片机、测试、装配等自动化设备的投资已达数亿元。
整合优化100多个管理环节
“但我们要认识到,不是搞一两条自动化生产线就是工业4.0。工业4.0,会牵涉到研发和工厂的管理、企业整体内部的运作,它会带来创新的工作思维。”陈春霖表示。
比如,大家开始意识到,以往在不断的工厂自动化改造升级中,对于几个关键的系统,如PLM/MES/SRM都有应用,但没有完整实施,相互间协同不够;而且现场操作的流程、系统、信息交互、人员管理没有得到有效梳理,执行效率偏低。“我曾到一家公司看见,虽然已经用上了自动办公系统,但员工还是手动填写资料。”陈春霖认为,这样的事情提醒我们,思维的改变最难,工业4.0关键是思维的改变,工作方式的改变。
整个工业4.0的设计架构里,不能离开总体而肢解为某种产品、某种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整体架构的实现。“就像现在不少城市间有高铁,但缺少的是通,和其它交通系统的连通,实现无缝对接。工业4.0关键一点就是打通每个信息"孤岛"之间的连接通道。”陈春霖分析认为。
对此,德赛西威开始整合产业全流程,对100多个管理环节掰开来一个一个梳理,进行流程优化。比如导入新的一体化MES系统,对生产过程(人、机、料、法、环)实现全过程、全面的防错管控;支持多渠道实时查询生产信息,通过电子看板、办公电脑、家庭电脑、智能手机实时访问等等。
德赛西威副总经理段拥政介绍,工厂导入一体化MES系统后,不仅可以直接体现在人力、物料的节省上,更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优化作业流程,过程管控更加智能全面,过程质量得到严格控制。
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30%
对于德赛西威而言,创新源于基因,因而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技术研发方面,德赛西威舍得投入。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改造,一直延伸至研发初期。
目前,德赛西威的整体研发队伍已发展到近9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30%,研发投入约占营业收入的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掌握汽车总线技术、导航引擎及软件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近400项,公司研发的《基于GPS语音导航技术的车载音频处理装置》荣获“中国专利金奖”,成为汽车电子行业当前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除了在研发持续投入重金之外,德赛西威又如何设计研发出具备强劲竞争力的产品?段拥政透露,这得益于德赛西威两项研发布局。
其一,在于前瞻技术提前布局,厚积薄发,包括主动安全、驾乘环境、新材料、新能源。在前瞻技术研究方面,德赛西威关注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参与整车厂前期技术规划。以政策法规为导向,比如我国加强生产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等,直接指引汽车相应的前瞻性技术发展。重视工业设计,关注用户体验,抓好技术产品化落地,重点聚焦便捷、安全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德赛西威高清智能驾驶舱系统方案SiVi-TARS(炫幕智能系统),将传统的驾驶信息系统和车载娱乐信息系统以及空调控制器有机集成在一起,用整块电容式触摸屏取代了以往的仪表板、信息娱乐系统,以及旋钮式空调和各种按键,为驾乘者带来极佳的智能操控用户体验。
其二,在于研发全球布局。借助时代大环境的东风,以及企业多年积累下来的研发实力,德赛西威不仅先人一步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同时还依托集团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惠州、南京、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地的技术研发分支机构,建立起先进、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德赛西威年营业额相比2014年实现了40%的增长,相比2013年翻了一番,在并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中,连续逆势增长。
创新思维,提升质量,效率翻番、总成本下降,这是陈春霖和德赛西威对部署和实施工业4.0战略给企业带来的预期红利。
本报记者田铁流 通讯员游 丽马胤妮
新闻推荐
坚守特殊岗位 绽放别样精彩 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团队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护理和温暖每位患者
赖玉兰(中)。余秋容。冯燕。护士查房。医护人员合照。病区环境干净明亮。医院环境。在滴翠含绿的菱湖湖畔,坐落着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