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 推动教育融湾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2014年5月20日,江东新区设立,此后用了5年时间“破茧化蝶”——按照新区打造河源未来城市发展核心的定位和“三点三带四组团”战略发展布局,江东新区加快崛起步伐,努力建成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
站在战略高度推动教育融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江东新区党委、管委会用大爱和责任夯实教育基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经过5年砥砺前行,全区学校校园环境明显改观,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逐步扭转了新区教育落后局面。
5年投5.7亿元,补齐教育民生短板
今年9月2日,位于江东新区十里东岸小区北门、迎客大道南侧的河源东岸学校首次迎新,校园里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666名新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各项教育措施必须落到实处。让新校熠熠生辉,老校焕发青春,这是江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自上而下对发展教育达成的共识。
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江东新区仍然保证财政资金优先投入教育,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的需要。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江东新区累计投入5.7亿元,先后用于改造临江中学、古竹中学基础设施,将临江、古竹两镇的27所面上小学改造提升为标准化学校;用于全区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建设和部分补短板工程建设;新建园区小学、碧桂园学校、东岸学校、城东中心幼儿园等,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使新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江东新区教育工作(含教育行政、安全、德育、教研、体卫艺、师资培训、学校资产、教育机构审批材料档案等)由江东新区社会事务局主管。目前,江东新区有公办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学3所(新智中学、临江中学、临江第二中学),小学42所。民办学校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1所。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今年全部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并通过验收。建成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20所;成人文化技术骨干学校3所。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7%。
全国觅名师招校长,抓改革提升教育水平
“今年是第35个教师节,也是我从教的第38个年头。选择加入江东新区教育的大家庭,是因为这里对教育人才十分重视。”今年8月,伍箴国从惠州综合高中学校辞职来到河源,投身江东新区教育事业,到古竹中学任职。
作为新区引进的数学学科带头人,伍箴国尽管初来乍到,但新区领导多次过问其工作生活情况,使其真切感受到了新区对教育人才的重视。新区的大战略、大发展、快节奏,让他认识到身上所负的教学使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他表示将坚持高水平、高标准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倡导互动教学,从而推动古竹中学的教育发展,打造新区教育品牌。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好学校离不开与之相配的名师、名校长。建区以来,江东新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为打造高水平的学校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今年,古竹中学面向全国招聘了1名校长、21名高中教师和3名学科带头人;全区大手笔面向全国本科院校招聘90名教师,补充到各所学校。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工作,促进教师合理交流,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今年暑期,江东新区对古竹新智中学、临江二中、临江个别面上小学超编的教师进行了分流,出台《江东新区中小学工作绩效考核指导意见》,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开展教师职称评审工作,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分配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新区还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出台《江东新区教师管理规定(试行)》,实行校长交流轮岗制,促进校长合理流动。对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8年的校长和任职满10年的副校长进行交流轮岗;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组织200名骨干教师,分4批赴“华中师范大学”培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几年来新区共培训各级各类教师3500多人次;举办学校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幼儿园园长教育管理培训班,共培训400多人次。
抓教改教研,教育质量上台阶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9月18日,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从河职院附属小学四(4)班传出。每周,该班的语文老师陈素香都会给学生们上一节国学课,内容涵盖名言、古诗词、古文以及诸如书法、民族乐器等传统文化。通过音乐、吟诵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引出当天的学习内容,围绕主题再进行讲解、诵读等,陈老师用这样的方式帮孩子们理解文中含义与相关知识。
除了上好国学课,河职院附属小学还开设书法、阅读、写字等特色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在整个江东新区,各校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师生现场书画比赛等活动,积极推进中小学德育教育管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大力推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体艺工作,活跃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新区积极开展高中学校教改教研工作,组织高中校长、分管教学领导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各种高考综合改革研讨学习活动,派出“青年名师学堂”教师到深圳、重庆参加跟岗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组织“青年名师学堂”培养对象参加培训教改活动,认真做好“送教下乡”工作。组织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加强学习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抓教学比武,突出以“赛”促教,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比赛,每年组织区级优秀教学科研课题、教学论文评比,激励教师提高教研水平。
经过努力,新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今年,新区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学生获得C级以上水平的达84%,比去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本科上线26人,比去年翻了一番;专科上线率96%,比去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中考和小学质量检测成绩全面提升。今年全区1666人参加中考,其中考入河源中学144人,比去年多了74人;考入河源高级中学217人,比去年的154人增加了63人。辖区学生高中入学率55%,对比去年增加9.1%。今年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及抽测质量优良率、合格率、平均分等指标比去年均有所提高。
展望未来,新区教育将在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镇(街)、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优先发展教育,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优先保证教师工资发放和优先保证教育投入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目标。
■文/图彭冲赖建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平昨日,2019年河源市“文明公厕”评审会评选出市图书馆公厕等12个候选公厕,待公示无异议后予以确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