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改革提升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河源教育发展十大亮点扫描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几十年来,特别是建市以来,河源始终坚守“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民生底线思维,坚持不懈,砥砺奋进,在改革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质量,教育事业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呈现出不少亮点,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素质大幅提升,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化教育格局初步显现。
1
大投入建设标准化学校
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后发河源,先发教育”理念为引领,把教育“双创”(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总抓手,全市累计投入50多亿元,大力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工作。
经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2015年底,河源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实现了教育强县(区)全覆盖、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区)全覆盖、教育强镇全覆盖,483所义务教育学校均通过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面达标,为河源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奠定了基础。
2016年以来,河源市继续投入20多亿元,全力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截至今年7月底,河源市顺利实现了“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全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
大力度实施强师工程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自2012年起,河源市市直小学教师招聘门槛由此前的全日制大专学历“升级”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2017年,各县区教师招聘门槛也抬高到全日制本科学历。近年来,河源市通过采取抬高新教师准入门槛、开展在职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学历、强化师德考评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实施强师工程,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014年,河源市在全省首创对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实施免费培养、定向分配的方式,从源头上逐步改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不高状况。截至2019年6月底,河源市共录取定向培养生811人。随后出台《河源市教师学历提升工作方案(2016年—2018年)》,鼓励学历达标的在职教师通过脱产进修、自考、函授等形式提升学历。目前,全市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7.11%,本科学历达58.79%;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86.45%;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8.59%。
2012年以来,河源市共投入市级师资培训专项经费3100多万元,进行校长、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中小学专任教师等市级以上培训245967人次。目前,全市建有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30个,选拔培养中小学首席教师66名,逐步培养起一批河源本土名校长、名教师、教育专家,让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3
大决心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河源市采取加大城区学校学位供给、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稳妥推进麻雀学校撤并工作等举措,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协调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2014年,《河源市振兴初中行动计划(2014—2017年)》(以下简称《计划》)出台,实施为期3年的振兴初中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示范带动、校长能力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提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7大工程,河源市初中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涌现了市一中、市二中、源城区啸仙中学、源城区光明学校、东源县实验中学、和平县青州中学、龙川县培英学校、龙川一中初中部、连平县大湖中学、紫金县好义中学等一批全市示范性初中。
2017年底,河源市被列为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试点市之一。河源市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试点建设,稳妥进行麻雀学校撤并工作。截至2019年6月底,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已开工27所,已竣工6所,完成改造5所。
4
大手笔推动普高优质特色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河源市高度重视巩固普高成果,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87.04%提高到2018年的95.13%,完成了9所薄弱普高的改造提升或撤并工作,全市现有普通高中31所,其中省一级以上11所、市一级14所,优质普通高中学校达80.65%。同时,河源市还注重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普通高中办学吸引力,逐步打造了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源附城中学、和平阳明中学、龙川隆师中学等一批体艺教育见长的特色学校,努力满足河源市高中学生多样化需求。
2012至2019年高考,全市普通高考本科上线考生连续8年持续增长。今年,河源市高考成绩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市有13位学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其中河源高级中学吴成芳进入全省文科前50名。
5
大气魄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近年来,河源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8亿元发展职业教育,为河源市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高职、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在全省欠发达地区名列前茅,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有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15所。其中,市卫生学校、河源理工学校、河源技师学院等3所院校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学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创建省高职高专发展改革示范学校。
河源市高职、中职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先后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资源优势,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与省内600多家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办学水平逐年提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日益增强,中职毕业生成为众多市内外企业争先招聘的“宠儿”。据统计,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在本地就业的达60.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
6
大力气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公民办幼儿园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河源市十分重视发展学前教育,通过加强公办园建设、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学前教育第一期、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以及第三期四年行动计划等措施,围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幼师培养培训、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提高保教质量等工作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提升了公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据统计,河源市公办幼儿园由2012年的83所增至2018年的167所,占比提高到29.77%。根据《河源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办法》,河源市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73所,占民办幼儿园的69.29%,毛入园率由2012年的80.33%提高到2018年的98.21%。
7
大格局发展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多年来,河源市紧紧抓住教育“创强”“创均”等契机,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累计投入1.4亿多元,新建市博爱学校、源城区阳光学校、和平县和爱学校、龙川县特殊学校、紫金县特殊学校、东源县特殊学校、连平县特殊学校等7所特殊教育学校,实现了特殊教育学校市区和县区全覆盖。近5年来,全市适龄视力、听力、智力“三残”儿童少年小学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98%以上。
此外,市教育局还通过组织市博爱学校开展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活动,有效地发挥了河源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河源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
8
大德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多年以来,河源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建立健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织机构,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立家长委员会,深度参与学校管理、中小学校深度推进家庭教育的平台,规范家长学校办学。
目前,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100%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46所学校被评为家长委员会建设示范校。同时,通过公安、妇联、民政、团市委等30余个部门的携手共建,营造了“以德育德”“以德养人”的良好环境,全市中小学校“三风”建设明显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升。
9
大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多年来,河源市积极推进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努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设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8所,市级示范学校36所,省级示范学校12所。2018年,龙川县被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紫金县被列入广东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和平县率先成功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龙川县已申报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计划到今年底,全市将实现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全覆盖。
今年,市委市政府已出台《河源市推动老年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全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将进一步扎实推进。
10
大视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河源市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2016年至今,全市共投入资金23.22亿元,用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配套,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提高偏远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让每所学校、每个孩子都能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全市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达94.52%以上,“人人通”达到了省定标准。
同时,河源市还大力推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通过优质学校向农村薄弱学校传送优质课堂,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实现教育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2018年,河源市投入近800万元,建立教育信息化平台——河教云。目前,该平台已上线,并与省及国家平台对接。2019年7月,河源市实现“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全覆盖,全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学校举办艺术成果展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操,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