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和平县古寨镇河东村: 昔日红色“小延安”绽放新风采
水泥村道四通八达,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千人大会广场等革命遗址基本修缮完成,《大众报》报社遗址基本修复……这是笔者近日走访河源市和平县古寨镇革命老区河东村,看到的欣欣向荣的情景。
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九连工委和东分工委、和东行政委员会、粤赣湘边纵东二支指挥部及《大众报》报社所在地,也是声名远播的和东革命根据地,被称为“小延安”。当前,抓住“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契机,河东村正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拓展红色旅游,紧锣密鼓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
“小延安”曾开班培训逾500名武装骨干
1946年,革命形势严峻,中共九连临时工委在东水赵公庙召开会议,决定将部队分兵三路抗击敌人武装力量。其中一路由和平县古寨籍将领林镜秋率队前往和东区,在河东村委会下辖的自然村嶂下村建立大本营进行革命活动。共产党指挥的革命队伍受到嶂下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村民主动提供家中闲置房屋作战士宿舍,坐落于嶂下自然村山林之间的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德馨居”成为部队领导驻地。
嶂下村内陆续设立了武器装备库、红色救护站、《大众报》报社、千人训练广场等,成为设施较完备、信息较集中的革命根据地。共产党人在该村举办“军干班”“青干班”“农干班”“卫生员训练班”等政训班,培训出500多名武装骨干。
黄忠等20多名进步知识青年投奔革命,到达嶂下村,一下子被嶂下村火热的革命生活感染。大伙共同努力,在嶂下老屋“德馨居”成立了和东行政委员会,隶属粤赣边支队政治部领导,林镜秋任主席,下辖和东、川北地区。
嶂下村作为当年和东地区的指挥大本营和战略后方,延续并发扬了“延安精神”,孕育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解放和平东部、龙川北部,夺取广东乃至全国敌人武装和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嶂下村因此被称为“小延安”。
拟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4月,河东村着手修复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大众报》报社和千人大会广场等革命遗址,目前,革命遗址修复工作基本完成。
当前,河东村正以“红色村”为引擎,凝心聚力把“小延安”建设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和河源市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河源市党校现场教学点。
2018年,“小延安”二期旅游公路工程和“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启动。河东村正在不断挖掘和活化红色资源,力求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再现当年的革命情形,让村庄“处处有景观,处处有红色故事”。
该村还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如养蜂、养鱼,种百香果、葡萄、茶叶、有机蔬菜等,鼓励村民开展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活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收获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进一步加快老区脱贫奔康的步伐。
南方日报记者蒋才虎
见习记者余佩通讯员徐精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徐精华通讯员曾秋容日前,和平县启动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活动。据了解,和平县将为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