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三十而立的河源发生翻天巨变 沧海桑田四十载 乘风远航正风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开启了生机勃发、充满希望的“追梦时代”。自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历史就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1988年建市的河源开始了逐梦之路,全市上下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和胆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开启了崭新的篇章。特别是自1998年确立“工业立市”战略后,河源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实现质的飞跃,从一个山区小城逐步发展成长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数据显示,建市初期,河源全市GDP仅10亿元出头。2017年,全市GDP已达到946.16亿元,为1987年的80.3倍,30年年均增长13.0%。
三十而立,这是华章盛景的启幕。勇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河源已经从扬帆起航的历史阶段,开始步入乘风远航的快速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源正积极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四大机遇”,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向着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乘风远航。
工业立市
省级园区数从“后无追兵”到全省第一
销往“一带一路”沿线的智能手机、供应世界各地的高品质模架、供不应求的客车空调、运往北京新机场的金属材料、加快建设的阿里巴巴广东大数据综合平台……走进河源高新区,河源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劲的活力。
这样生机勃勃的一幕幕,源于改革开放。
建市之初,河源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曾提出“山上再造新河源”,以发展农业为主,发展工业为辅,逐步探索工业发展之路。1988年4月20日,市区岩前对外加工工业开发区破土动工,这是河源第一个对外加工工业开发区。1992年8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河源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同年10月4日,国务院批准开放河源口岸,河源呈全方位开放格局。
“要改变河源市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突出发展工业。”1998年,河源提出“工业立市”的经济发展战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河源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来自台湾、香港、深圳等地区的投资考察团,一批批工业项目落户河源,奠定了河源工业发展的基础。比如,精电(河源)电子有限公司、河源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雅达电子、立国制药等这些河源人耳熟能详的企业,都是在2000年前落户河源的重要工业企业。数据显示,到2000年,河源工业总产值达到53.5亿元,规模以上“三资”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3.3%。
与此同时,一场工业发展模式的革新在河源大地开花结果。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一些地区村村点火、家家冒烟,以“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等方式创造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但作为广东重要生态屏障和深圳、香港等城市的水源保护地,河源必须牢牢坚守生态环保底线,注定不能走“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老路。于是,河源开始探索“点上发展、面上保护”的园区发展模式,实行集聚集约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富双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3年6月,河源高新区正式成立,河源新型工业化发展掀开了新篇章。在综合成本优势吸引下,西可通信、美晨通讯、中兴通讯、农夫山泉、汉能光伏、海川科技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陆续落户河源高新区,推动河源高新区逐步形成了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以模具为主的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2015年,河源高新区正式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截至目前,河源高新区共引进330家企业落户,投资总额超过650亿元,累计实现产值近3900亿元,成为河源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紧随河源高新区之后,源城、东源、龙川、紫金、和平、连平、江东新区产业园相继成立,初步形成了“两区六园”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目前,河源市已初步形成了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服装鞋靴、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园区经济对工业支撑作用凸显,数据显示,2017年,河源市园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9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比重达81.7%,完成工业增加值2615亿元,占全市比重81.6%,对全市工业贡献率达到96.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河源建市30年来,全市工业经济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全市工业经济总量增长300.74倍,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42.4倍,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6264.67倍,从曾经的“后无追兵”到省级产业园区数量居全省之冠,为河源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当前,河源工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部署了“1·3·6”河源招商系列经贸活动,掀起一拨又一拨招商引资热潮,先后与一批知名央企和大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河源未来的价值被市场各方认可。河源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加快培育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规划建设数据产业园、数据集聚区,推动开放型经济要素加快集聚,努力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协作分工、价值链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成为“示范区”“排头兵”。
农业稳市
从“小散弱”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份错字连篇的“生死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决定实行包产到户。自此,举国上下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从农村开始杀出一条血路。
一件“农事”载入了1988年的河源大事记:5月20日,河源市立体农业综合开发区第一期开发点的第一个项目——市农委养殖场动工兴建,总面积3.5万亩。彼时的河源,农业地位举足轻重,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30年后的今天,从粤赣高速灯塔出口出来,不远处就可见塔吊林立,大型工程车繁忙穿梭——正在建设中的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绿然灯塔农产品物流园位于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下称灯塔盆地示范区),规划面积230亩,总投资4亿元,是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建成后将成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地。
作为河源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地”、“示范区”,灯塔盆地示范区2012年创建成为“国字号”现代农业示范区,自此开启了提速发展的新征程。近年来,一批项目相继签约落户,灯塔盆地示范区各项改革发展加快推进。2017年,灯塔盆地示范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9.3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662元,比2012年增长75%。
灯塔盆地示范区取得的发展成就,是河源农业提质增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河源市不断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扎根河源并得到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河源农业发展实现了“链”的连接,初步走出了一条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以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活猪、冰鲜猪肉、冰鲜鸡肉、优质水产品、特色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珠三角和港澳市场,河源成为穗深港澳农产品重要供应基地。截至去年底,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80家,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11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1个,省名牌产品36个,省名特优新农产品7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一场旷日持久的脱贫奔康攻坚战在河源大地上隆重打响。改革开放、尤其是建市以来河源脱贫奔康工作不断开创着新局面:从建市初成立的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到后来正式成立市扶贫办;从实施“千干扶千户”结对挂钩帮扶、“千村扶贫”工程,到后来的“双到”扶贫,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等工程;在对口帮扶上,先后由省直单位、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中山市开展对口帮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圳全面对口帮扶下,全市上下干群一心,戮力扶贫攻坚,精准扶贫工作破浪前行,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资产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等措施,帮助贫困户建立稳定增收渠道,全力推进扶贫工作。据统计,2016年—2017年,全市投入资金19.39亿元,两年间有8.5万人达到脱贫标准,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72%。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河源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机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加快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大力实施“头雁”工程,落实省“万企帮万村”行动,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扎实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到2025年把全市农村建成具有岭南文化气息和客家人文特色的美丽乡村。
追溯历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河源的“三农”工作不断展新颜、换新天:农民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去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7.2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1元;农业从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发展成为品种丰富、高附加值不断提高的现代生态农业,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农村从破旧、萧瑟,发展到小洋楼林立、基础设施完善,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河源这片万绿田野上壮阔铺开。
旅游旺市
从山区小城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
今年4月14日,市政府与保利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约1000亿元,其中很重要一个合作项目就是旅游开发——建设保利响水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曾经旅游业几乎为空白的河源,在历经蝶变之后,终于迎来了央企抛出的“绣球”。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尽管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有着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但是,那时的河源旅游资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并不为人所知。直到1995年,万绿湖旅游风景区开发并对外开放,河源旅游业才正式起步。
万绿湖风景区的开发,为河源旅游业注入了生机。随后,水月湾、镜花缘、龙凤岛、桂山、霍山、水坑、黎咀矿泉山庄和合溪温泉度假区等一批景区景点依次建成,河源也顺势组建了市旅游总公司等第一批旅行社,河源东江宾馆、紫金宾馆等也成为河源境内较早的旅游接待基地。
万绿湖开发的成功,给河源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1998年,河源提出实施“旅游旺市”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定位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致力做好山水文章,优化旅游资源配置,完善和提高旅游区的整体功能。1999年8月,河源决定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3年间,河源陆续兴建了万绿湖旅游大道、桂山旅游大道等基础设施,完善了万绿湖、桂山、镜花缘、霍山、水坑、黄龙岩、圣迹苍岩、苏家围、河源恐龙博物馆等景区硬件设施,景区景点面貌焕然一新。2002年1月,河源正式向国家创建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申请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1月8日,河源捧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牌匾,举市振奋。不久,河源文化广场便矗立起一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马踏飞燕”大型雕塑。河源这块璞玉,经过雕刻大放光彩。
作为生态发展区,河源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生态旅游打造成为河源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2008年,河源提出建设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随后,河源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康泉十八等一批旅游综合体落户河源,进一步丰富了河源的旅游产品,提升了河源的旅游档次,推动了河源旅游产品由单一的观光游览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随着旅游市场的日渐成熟,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河源旅游发展也因此进入提质阶段。自2016年11月起,市及源城区、东源县陆续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河源从此开启了全域旅游发展新征程。近两年来,河源以万绿生态旅游产业园为主战场,积极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启动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并出台了《河源市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万绿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和一批品牌项目创建。
经过30年的发展,河源旅游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探索实践、改革发展、开放奋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旺、从旺到优的发展阶段,河源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不断提升,旅游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关联带动效应显著。数据显示,1988年,全市共接待入市游客仅为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0.26亿元。而到了2017年,全市接待入市游客已达320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2.86亿元,相比建市之初增长了1000多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源旅游将重新出发。河源市将积极围绕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国际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定位,在注重多规合一和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河源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着力谋划河源市旅游“一带一圈”的发展格局,为全市旅游业新一轮发展谋篇布局,实现城乡“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人人是主人、人人是导游”的旅游新景象,逐步建成“一个名城、四个目的地”,即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和广东省生态旅游与养生休闲目的地、客家文化体验目的地、乡村旅游目的地、户外运动目的地,把河源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旅游业重要承载区。
文:本报记者郝晓楠图:本报记者冯晓铭
新闻推荐
■曾志伟河源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诞生,也是在改革开放的潮头中成长和发展。改革开放40年、河源建市30年的风雨历程,铸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