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第二中学 用心教学以爱育人 倾情创办满意教育
“先成人,再成才。”自河源市第二中学创办以来,就一直坚守这一教学理念,并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用心教学,以爱育人。特别是近年来,市二中以师生发展为根本,以规范管理为手段,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不选择、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用心用爱“浇灌”学生成长,倾情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近年来,市二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每年中考考入重点高中人数逐年增加。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考,市二中再创佳绩,考上河源中学(不含指标到校)的学生人数在市直和源城所有公立学校中排名第二,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河源市禁毒示范校”“河源市文明校园”“河源市示范性初中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发展历程
砥砺奋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
走进市二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学校大门的1号教学楼,即“娴兰”教学大楼。它,见证了市二中的发展历程。
市二中,原名娴兰中学,创办于1993年冬,1994年9月开学,是全市第一所由企业捐资建设的市直属公立初级中学。
创办之初,市二中只有唯一一栋教学楼,即现在的娴兰教学大楼。开学第一年,学校只招收初一级学生。由于教学楼没有全面完工,学校只能一边装修外墙,一边给学生上课。在教学设施紧缺、教学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市二中全体教职员工牢记责任与使命,发扬“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勇敢地面对挑战,在艰苦奋斗中谋求发展。
2008年1月16日,为推动河源市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市政府将娴兰中学更名为“河源市第二中学”。
2016年9月,为了缓解周边小学就读压力,市政府批准市二中增设小学部。目前,学校初中部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1348人;小学部19个教学班,在校生990人;全校教职员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
目前,市二中校园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95平方米,有教学楼3栋、综合楼1栋、教工家属楼1栋。近年来,市二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学校每个教室安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按广东省标准建设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配备舞蹈室等21间各类功能场室。
美丽校园养育美丽心灵。如今的市二中学子卫生习惯好、环保意识强,整个校园干净、整洁、舒适。正如学子们的心声一样,市二中是一所每日都在进步的年轻学校。
教学成果
坚持改革创新教学硕果累累
市二中,是市区内生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多年来,全校教职工根据特殊学情,精心专研,开创了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教学之路。
推行集体备课
实现高效课堂
一堂课能否出彩,关键在备课。为确保每堂课高效,市二中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即一名教师选定一节课,由科组教师共同备课,一起研究课程如何导入、环节如何衔接、教材如何整合、内容如何扩展、课上如何生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如何编制,创造性地实现完美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发挥特长、取长补短,更为教师之间提供了合作、探讨、实践的平台,让教师们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拓展教学方法与思路,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水平,优化教学行为,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自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以来,市二中在全市各类大赛上屡屡获奖。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8月以来,该校共获得98个市级课堂教学奖项,省级以上奖项34个,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中,全市11位教师参赛,3位获一等奖的都是市二中教师;在第十五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中,市二中陈秀华老师荣获二等奖;在今年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该校5位老师获得省级优课。
邀请专家“把脉”
引领教学改革创新
近年来,市二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模式,每年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的同时,还邀请专家上门“把脉”,科学谋划学校长远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高中考复习效率。11月20日,市二中邀请北师大教培中心中高考备考指导首席专家、物理特级教师张克理为市二中九年级中考备考“会诊”“把脉”,为提高中考课堂教学质量和2019年中考再创佳绩奠定良好基础。
在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市二中还积极借助外力,主动与北京四中合作,共同探讨和完善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负担,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此外,市二中推行“青蓝工程”,让年轻教师与骨干教学“结对”,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同时,提高学校师资整体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人才建设
打造精英团队培育优秀学子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市二中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调“立师德,强师能”,努力打造科研团队,定期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认真落实“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充分发挥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业务竞赛、学习交流等,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据统计,目前,市二中全校教职员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2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中级以上职称98人(其中高级职称39人)。市二中不仅一线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在全市现有的4名初中广东省名班主任(含培养对象)中,市二中就占了3席,另外有2名教师为全市首席教师。此外,该校多名教师在各种教学比赛中摘取奖项,仅去年该校老师就有70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
德育发展
多彩社团点亮校园
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市二中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市二中以“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作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致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和展示的舞台。
目前,学校已经开设春露合唱社、X-power舞蹈社、心旅文学社、美好摄影社、棋艺社、书画社、青少年志愿者协会、吉他社、电脑制作社、英语沙龙、葫芦丝社、尤克里里社等26个校级社团,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社团。
近年来,市二中不少社团的节目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其中科技创新社的学生刘嘉豪的创新项目——《多功能夹碗夹》,在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和专利奖;足球队参加《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荣获市级第二名、全市第四名;袁思彤同学参加广东省“红旗飘飘,引我成长”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学校组队参加河源市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比赛,荣获摄影一等奖和二等奖、绘画二等奖、书法一等奖和二等奖、藏书票一等奖和二等奖。
市二中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展现自我、彰显个性、快乐成长的舞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精细管理
立德树人强素养自主管理提能力
班级教育活动是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心,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桥梁。多年来,市二中一直坚持以立德树人,以班会课为主阵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一是在班级教育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市二中班级常规教育以落实“班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量化考核”为主要内容,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学生为主体,召开主题班会、办班报、出黑板报,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每年一次的校运会,振奋精神,竞相展示风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是在各类活动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学校要求学生整装列队,通过出旗、升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规范形式教育感染学生,增强他们热爱祖国、民族责任感;坚持每年搞好七年级新生入学教育,把军人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合作、积极上进的精神和铁的意志、钢的纪律、爱国情操带回学校。
强化自主管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市二中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努力探索更具有个性化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入手,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课程结构。
在推行学生自主管理上,学校以班为单位实施值周班制度,由学生参与对学生的考勤、早读、早餐、卫生、两操等量化管理,学校结合实际对学生的在校行为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值周学生对照标准严格打分,每一次打分要求做到“依据充分”“及时告知”“分数公示”“每周统计”。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忆往昔,看今朝,桃李遍天下;讲责任,勇担当,共谱新篇章。今天的市二中,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将承载着几十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不负河源人民的殷殷期望,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河源教育灿烂的明天。
文/图本报记者田红秀冯晓铭通讯员黄怡萍
新闻推荐
江东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
○本报讯记者黄世军特约记者黄晓明17日,江东新区召开党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提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