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牙沙嶂
牙沙嶂位于龙川县四都镇新四村,是一个老革命根据地。为了探寻先辈足迹,感受历史的盛衰,我和同事们怀着严肃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
我们的车子从镇里驶进新四村,一路上崇山峻林,层林密布,眼望着车子驶进小镇腹地不断拐弯、再拐弯,看不到一丝人烟一处屋迹,难道牙沙嶂是一座渺无人烟的山岭?蓦地,车子一个旋转弯进一个山口,渐渐看到几处屋檐、几畦稻谷。一列山陡峰峭,数峰排列,酷似笔架的山嶂豁然显现在眼前,我凭直觉确定,那便是牙沙嶂。
果然,下车后热心的村里人就带领我们往车上看到的那座山嶂走去,来到一棵近千年“高龄”的槌子树下。不等村民介绍,我就看到树下石碑上鲜红的刻字:牙沙嶂战斗旧址。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龙川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地方啊!
虽然牙沙嶂是第一次来,但是牙沙嶂的历史我却滚熟于心:1948年,国民党龙川当局先后三次对驻牙沙嶂人民游击武装进行“清剿”。同年9月18日,国民党龙川当局调集县、区自卫队、联防队,配合省保五团近千兵力大规模“扫荡”牙沙嶂。时驻牙沙嶂的粤赣边支队川中、川北游击大队主力在队长魏洪涛、骆仰文等人率领下,军民团结一心,据险墨守,采取灵活游击战术,机智与敌激战一整天,使敌无功而返。牙沙嶂战斗,游击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充分显示了我游击武装力量和游击队员不怕流血牺牲的斗争精神。据不完全统计,在多次牙沙嶂反围剿战斗中共有谢雄等30多名战士光荣牺牲。
观摩了牙沙嶂战斗旧址纪念碑,我们的目光都情不自禁被碑旁的老槌子树吸引,这棵树年代久远,连村中最老的人都说不清它是何时长的,或许六七百年,或许近千年,这村中再没有比它更老的树了。它见证了党在这方土地的革命开端,见证了革命的胜利,见证了这一方土地上最富有血肉的历史。
我们的牙沙嶂之行也从这棵老槌子树开始。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我们沿着树旁的小路,一边往山上走,一边详细了解在这里的红色革命史:牙沙嶂海拔777米,有着“一嶂连四镇”的气势,坐落在新四村的东部,山下分布着几十户人家,有黄邹两姓。很早就有党的组织,有革命武装,并且发动群众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分粮食、牲畜等运动,主要是建立了工农政权并进行了武装斗争。现在牙沙嶂村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年轻一代了解历史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1947年春节,林镜秋大队长率领短炮队到川中永和地区联络活动,在牙沙嶂住宿掩蔽,林大队长对永和地区书记魏治平说:“牙沙嶂四面都是大山,全是森林野草,是我们游击活动最好的中心村寨。”当时的游击战往往在深山密林间,林镜秋一开始就确定了最佳的作战机位,可见当时的领导者极具战略目光。
时隔多年,牙沙嶂至今竹木繁茂,野草丛丛。我们爬上牙沙嶂,爬满藤蔓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滴水的岩石布满蕨类植物。越过绿海,居然可以望见远处玉带般的东江河。鸟类在天空翱翔,仿佛这里什么也没发生过,但是当你触摸过这一方土地的历史后,你难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你的心里会非常震撼,就是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这么一支小小的部队,在深山中与敌人周旋,靠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在解放战争中奏响胜利的凯歌。
据说,在建立武装队伍阶段,也就是1947年8月,我们武工队在永和圩、牙沙嶂等村成立民兵小队,龙川地区的游击队迅速发展壮大,为扩大我们武装力量,团结广大革命群众,有力打击敌人。1948年6月在牙沙嶂上营村召开川中大队成立大会,有当地民众和我们游击队员共300多人庆祝川中大队成立。各中队独立小队分别在牙沙嶂、上营、大庙尾等村进行政治军事学习训练。此时,同行的村人遥指山下的屋舍,告诉大家那儿曾经是当年民兵进行政治军事学习训练的地方,村民曾帮着送食物运弹药;那儿是联络站,村民曾自主帮助革命前辈转移伤员,而主战场则是牙沙嶂。久远的故事在他们口中徐徐道来,使我们感到历史的场景宛在眼前。
在反击战斗中,牙沙嶂民兵队长黄亚娥带领民兵和村民不怕死,不怕苦给我们指战员送茶水、送弹药。武工队员谢雄、牙沙嶂民兵邹继胜、骆大姐等同志英勇牺牲。这时,天边泛起了晚霞,由淡红渐变成深红,像英雄的血。我正陶醉这美景之中,却见身边的村人俯身拨下路边一棵野草,称这是当地特产的“了刁竹”,是上好的跌打药。解放战争那会,战士骨损劳伤就用“了刁竹”制的跌打药酒擦,疗效显著。而“了刁竹”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英雄草。
史载,当国民党对游击队进行第二次“清剿”时,有1000多兵力大规模“扫荡”牙沙嶂。经过反复斗争,游击队登上主峰与敌人打了一天,把数倍于己之敌打得儿狼狈逃窜,取得最终的胜利。胜利的那一夜,明月高照,繁星点点,如同一粒粒革命的火种,在沉沉的黑夜慢慢点燃。
从川中地区(牙沙嶂)武装斗争的准备阶段,到建立武装队伍阶段、武装斗争的高潮阶段,龙川工委领导的牙沙嶂反“围剿”一战,在战略与政治上均有很大意义,它扩大了我军的影响,拖住了敌人向九连进攻的兵力,鼓舞了龙川人民斗争的勇气。
如今,牙沙嶂一战离我们已经70年。70年后的今天我们国富民强,人民生活幸福安稳。牙沙嶂脚下的村庄,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靠着国家的政策、当地人们改造家乡的理想和信念,正在摆脱贫困朝着小康生活的目标迈进:一栋栋蓝白相间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村路被花团拥簇,成为新时代下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佳境。
“牙沙嶂战斗旧址”的成立使这里的人们充满红色自信,只要有人前来缅怀踏访,村民们都如数家珍般讲述当地革命优良传统和战斗故事,自豪地带你去观看革命遗址。
从牙沙嶂下来,我们再次经过老槌子树。我停下脚步久久凝视着它。粗壮的干,虬劲的枝,翠碧的叶,这棵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树能顽强的活到今天,本身就让人敬畏。而它见证过的时代印迹更使它充满神圣魅力。
这时,晚霞已经落幕,月亮徐徐而起,挂在500年树龄的大榕树那儿,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就像70年前,牙沙嶂战役那一夜,只不过那一夜成全了我们今后无数个宁静美好的夜。
新闻推荐
■26日晚,河源首台大型山歌剧《娘·酒》在龙川县东江影剧院隆重首演。本土题材、传统山歌元素和现代音乐跨界融合,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