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确未来3年数字化发展重点建设任务 监测“城市脉搏” 建设“智慧之城”

南方日报 2021-05-21 08:16

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后,将助力琶洲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南方日报记者符超军摄

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广州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成国际一流智慧城市。

近日,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并辅以18个重点工程清单,明确广州未来3年在信息基础设施、统一支撑平台、城市服务、产业支撑、城市治理等领域的重点建设任务,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的广州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智慧之城”。

●南方日报记者黄舒旻通讯员穗政数宣

建立“天地空”泛在感知网络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生命体的话,感知网络就好比是城市的神经,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为城市生命体征提供实时感知数据,让城市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方案》提出,广州将在现有已较完备的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基础上,探索搭建一个全市统一的新型城市级物联感知平台,融合摄像、射频、传感、遥感和雷达等感知单元,建立“天地空三位一体”的城市泛在感知网络。

通过对城市的“呼吸”(如:城市生态、环境)、“脉搏”(如:城市车流、人流、物流、能源流)、“体温”(如:城市社会生活与政务、民生服务)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全面、客观的态势感知、全面监测,研判城市运行的趋势和规律,及时发现城市潜在运行风险,助推城市的精细化治理。

感知网络的完善,将实际应用在城市生活中,让城市生活更便利。

例如,通过打造人工智能感知服务大厅,提供企业群众刷脸预约认证、场景引导、智能导办、评价跟踪等服务,并推动大厅智能运行管理,包括办事过程跟踪、人流动态分析、窗口人员状态感知、服务态势感知、预测预警,建立人号合一、无感认证、精准定向推送、服务过程回溯等应用,实现大厅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的转变,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此外,在教育服务方面,推动人工智能、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泛在学习,构建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医疗服务方面,广州将积极发展在线诊疗、互联网医院、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AI远程医疗等,让市民足不出户、躺在家里的床上就可以接受资深专家诊疗成为可能。全面整合老年人医疗、养老、社工服务数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生活照料、健康管理等服务。

形成“一网共治”社会治理秩序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一些“城市病”将得到智能化、精细化、可视化治理。

针对城市治理的“堵点”“难点”“盲点”,《方案》提出,广州市将根据“一网统管、全城统管”工作部署,按照“一图统揽,一网共治”总体构想,以“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建设应用为牵引,构建政府、社会组织和大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在智慧应急领域,完善全市应急管理“一张图”,结合人机协同开放平台,支撑建设应急模型算法系统,为应急监测预警、风险感知、研判分析、辅助决策等智能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灵敏感知、快速分析、迅速处置能力。

智慧交通领域,结合无人驾驶和5G覆盖技术,推进交通领域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建设,探索无人驾驶小巴运营,实现智能交互、自主巡航、换道、避障等功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在自然生态中的无人驾驶体验。

《方案》还提出,要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聚焦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广州将推动核心芯片、中高频器件、智能传感器的研发、产业化和集成应用,形成闭环产业链。

在数据要素这一新要素市场方面,《方案》提出,探索提供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一体化集成服务,探索建立市场化的公共数据资源配置模式,释放数据红利,健全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机制和体系,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价值评估、利益分配、非法交易处置机制研究,引导设立数据交易机构,加强数据产权保护,推动形成繁荣有序的数据要素开放市场,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余坦表示,广州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具备良好基础,也拥有较为丰富的应用场景。“接下来,广州要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培育现代产业生态,推进大数据、量子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城市建设运营深度融合,高标准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广州样板。”

新闻推荐

广州城区人口“气质”盘点

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广州市统计局普查公报中有关人口规模、结构、素质等方面的数据,不仅揭示出广州市人口...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