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嘉庚先生民族精神 循华中百年教学经验新侨学校:打造更适合华人的国际教育
广州新侨学校效果图学校供图
文/蒋隽谢小蕾
新加坡的教育,闻名世界;其最顶尖的华侨中学,是英文教育和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典范。今年9月即将开学的广州新侨学校(以下简称“新侨”)正是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在其境外合办的第一所学校,它将为广州带来怎样全新的国际教育?校长彭大伟表示,学校将继承陈嘉庚先生爱国报国的民族精神,遵循华中百年教学经验,打造适合华人的国际教育。
继承“嘉庚精神”,打造更适合华人的国际教育
一所好学校,首先好在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新侨学校继承了华侨中学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延续嘉庚精神。
“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也。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终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100年前,中华国弱民孱,海外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写下这段话,于1919年创办了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校——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现为新加坡华侨中学)。
今天华侨中学已经是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虽然主教语已更改为英语,但依然保持了浓厚的中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成为华人世界国际教育的典范。
100年后的今天,新侨学校在广州成立,将如何延续嘉庚精神?带来怎样的适合中国人的国际教育?
“嘉庚先生践行的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大公无私、艰苦朴素、革故鼎新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也是新侨学校教育的重要精神内核。”校长彭大伟说,“100年前嘉庚先生怀着爱国报国、传承中华文化的初心创办华侨中学和厦门大学,100年后的新侨同样要秉持这些精神,培养孩子传承中华的民族精神,同时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成为一个国际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循华中百年经验,打造双语双文化的国际社区
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今的中国孩子读国际学校诉求已经与过往不同,他们大多希望有海外学习经历之后再回到中国发展。但不少家长发现,读国际学校的娃,往往中文差、英文也没好到哪儿去,非常头疼。
彭大伟强调,国际教育中的孩子,既要学好英语,更要学好母语,“我们不是要培养外黄内白的‘香蕉人’。面对世界,每个人都在自问我是谁、来自哪里、去向何方?人必须要有身份认同。我们的孩子首先是华人、中国人,生活的环境在中国,眼光和精神面向世界,未来的道路可能在中国,当然要学好自己的母语和本民族文化,这是我们的基础和底色。这样的成长路径设计与学好英语并不矛盾。”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新侨学校要为时代服务,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才。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怎样让下一代志存高远拥抱更远大的理想?”这是彭大伟作为校长,要让学校回答的问题。
首先,“嘉庚精神”的体现将完美融入校园环境、建筑艺术之中。陈嘉庚先生雕塑、以“仁义礼智信”命名的校道、园林景观、校园文化建设等点滴细节都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
其次,彭大伟介绍,“新侨的中文学习将使用国家教材,未来孩子们的中文也要接受国内和国外的‘度量衡’。”教学活动开展将以国家课程为主,新加坡课程作为辅助,叠加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重视国内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敏捷性和学术性的系统性培养。
至于英文的学习,则是通过打造多种语言、文化并存和自由切换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自然地在双语、双文化之中吸收养分,他强调:“双文化并非只有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而可能是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全球人类的文化。”
因此,有别于其他国际学校的是,新侨学校背靠华中百年中文教育的经验,着力打造双语双文化生活和学习的国际社区,提供面向未来、适合华人的国际教育。
新侨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目前已启动招生,定于5月1日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科技中心举行首次开放日活动,报名咨询请致电020-87568600。
新闻推荐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一场由“生育率”带来的、以结构性失衡为特征的深刻而复杂的转折性变化。受育龄妇女基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