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碳达峰、碳中和 广州将推动生活性道路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达50%以上建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

广州日报 2021-04-21 04:20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娟通讯员穗规资宣)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记者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广州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围绕构建绿色低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提升自然资源固碳增汇能力等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引领建设生态优良、集约节约、高效有序的绿色低碳城市。

其中,以绿色交通体系规划建设为抓手,推动交通领域碳减排、碳达峰。规划到2035年,在建成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的基础上,实现市域“6080”客运目标;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打造有吸引力的步行交通网络,推动生活性道路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达到50%以上。

到2035年将建成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

在城市交通领域如何实现碳达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首先要构建公交主导、步行(骑行)友好、绿色生态的交通体系。构建由城际铁路、市域高快速地铁、城市轨道普线和常规公交深度融合的公交系统,建设高水平轨道都市,规划到2035年,在建成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的基础上,实现市域“6080”客运目标,即市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80%。同时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以小街区、密路网的空间模式为主,打造有吸引力的步行交通网络,推动生活性道路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达到50%以上。

其次,落实TOD理念,促进职住平衡。以公共交通可达性为依据,配置用地功能和开发规模,推进轨道交通站场综合开发利用,引导人口和就业岗位向轨道站点周边集聚,目前正在积极推动萝岗车辆段上盖、陈头岗停车场上盖等8个枢纽综合体开发项目,规划到2035年中心城区轨道站点800米覆盖人口80%。

在城市存量更新中将轨道站点作为旧村更新的必要条件,利用职住平衡指标和交通承载力评估对城市更新的效果进行反馈,促进城市空间与交通的协同发展,保障90%的居民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此外,精准调控空间供给,提升绿色交通竞争力。调控停车空间供给,周期性动态优化交通紧张地区停车配建指标,对公共交通已能充分满足规划出行需求的地区鼓励商业、娱乐场所停车空间“零配建”。发展绿色货运,大力推广新能源物流车,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实现“桩随车布”。

建设百万亩岭南新田园和都市农业公园

在构建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方面,首先,锚固重要生态空间,夯实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科学开展生态综合评估,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支撑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优化划定,锚固生态安全格局,保护森林、水系、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资源。

其次,保护农业空间,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并促进农业碳减排。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百万亩岭南新田园和都市农业公园,落实耕地保护。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适度规模经营、中低产田改造、农业机械化推广、节水灌溉、生态农业等紧密结合,改善耕地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投入、碳排放。

其三,构建紧凑布局、高效有序的城镇空间。精细化布局中心城区功能,高水平打造南沙副中心,建设多个综合地区中心带动城镇圈协同发展,同时构建宜居生活圈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供给。

划定保护红线,优化区块产业布局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还将突出空间与用地载体的引导支撑作用,推动工业、能源领域提质增效、减碳脱碳。

首先,优化用地供给,引导产业转型升级。科学编制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并向社会公布实施,充分发挥土地在宏观调控、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作用。

其次,划定保护红线,优化区块产业布局。严格执行《广州市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办法》,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促进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和规模集聚,提高综合能效,引导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在工业产业区块内科学集中布局,强化用地保障。

其三,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工业用地效率。降低工业用地初始用地成本,引导工业企业降低地耗标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严格批后监管。

第52个

世界地球日

“数”览

规划到2035年,建成约2000公里城市轨道;

实现市域“6080”客运目标,即市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80%;

打造有吸引力的步行交通网络,推动生活性道路的步行和自行车空间达到50%以上。

规划到2035年中心城区轨道站点800米覆盖人口80%。

在城市存量更新中将轨道站点作为旧村更新的必要条件,保障90%的居民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

新闻推荐

马 军虚汗多 简方来帮忙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记者蔡卫杨通讯员魏星黄月星生活中即使天气不是很热,有些...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