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粤港澳合作,推动新建科研机构实现“自我造血”
李令奇
近年来,南沙针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超出旁人”的制度,加之南沙在区域交通、市政规划方面的“给力”,使得南沙距离广州老城区较远的不利因素得以消化,再加上南沙作为广州的唯一沿海“城区”地位,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一大批科研机构落户南沙,并参与建设南沙科学城,这与自贸片区的政策倾斜与制度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在系统集成和规模应用方面,处于第一梯队,但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成果向高技术产品的转化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近年来,政府对技术改造、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持续给与了政策支持,推动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成为第三梯队的领头羊。这就表明当前需要政府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研究方面给与支持和关注。而这两方面的研究,对区域GDP的贡献显得不是那么高效和显著,这就需要政府要有耐心和容忍度。
随着政府建设南沙科学城目标的清晰化,挑战越来越大。如何把这些新来的科研机构建设好,更好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避免科研与产业脱节,避免新建科研机构迟迟难以实现“自我造血”,对政府来说课题还有很多。
粤港澳合作是其中的破题关键。港澳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远远高于内地,人才结构也不同于内地大学,因此在基础研究方面,可以补上内地基础研究不足的短板。南沙应当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基础与科研力量的合作,对基础研究给予持续投入,解决“卡脖子”现象。
总体看,目前粤港澳科研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比如科研人员往来不便,尤其是内地人员前往港澳的旅行便利性不足;科研经费流动尚未实现双向流动;科研数据流动较敏感,个别专业的数据流动存在禁区。如果首先针对科研人员,或者一定学历、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给与双向流动的签注方便,会加大内地与港澳科研合作机会和效果。
随着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的建设,南沙会聚集一大批中科院系统的科研人士,这些科研人员,相当一部分是“全时双聘”工作在南沙的科研机构,优点是“不为广州所有、但为广州所用”,缺点是短期内这些科研人员的“扎根”性不是那么强,人员流动成本较低,随时可以“抬屁股”走人,因此,这就要南沙制度创新必须要一直走在国内各地区前列。
科创新基建将带来人才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前者源于对人才的吸引和发掘;后者是创新平台的人才在本地的流动、扩散。两种效应将共同为广州与南沙带来正向收益。作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暨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南沙一直以来把人才优先战略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在《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南沙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特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这也意味着,南沙的对标是面向国际水平的,目前国际旅行的方便性、内地科研经费的使用支配自主权、甚至国际旅行的差旅费标准等,与国际上相比都有差异,需要南沙逐渐完善,这对南沙来说确实是个挑战。相信南沙能发挥自贸区优势,通过进一步的体制、机制创新,迎接挑战,解决问题。
(作者系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理事长、院长)
新闻推荐
符正平南沙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整体建设思路是以点破面,以制度创新为引擎,围绕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